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学是怎么败给迷信的

让我们来跟着科普的发展轨迹,来看看科学是怎么败给迷信的。

科普的第一个阶段是通过直接传播进行的。在这个阶段,科学还没有那么复杂,各种科学知识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不太遥远,不需要专门的人来把科学家们的发现,翻译成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比如,在19世纪时,一个进行正规医疗实践的医生,可能会对坚持“放血疗法”的医生提出质疑和批评,这些质疑和批评不只局限于在医学界,而是希望直接争取普通人的支持,让坚持放血疗法的医生放弃这个做法,这时的科学传播还自带有“反对谬误”的功能。

所以在那个时候,“科学”这个词有非常正面的意义,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了社会大众普遍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时的科学不但“正确”,而且“流行”。在这一时期,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各种迷信和神秘主义开始变得不再有市场,到19世纪末的时候,很多传统的迷信观点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理论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普通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感开始增加,这时,科学的传播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那就是“普及”。

到了普及阶段,很多人就已经开始听不懂科学家们的争论了,这时,就需要有些科学家站出来,专门解释这些问题。与此同时,美国还开始出现了许多公共的科学讲座,就是科学家们到一个城市,然后由当地的牧师、医生和律师帮忙散发广告,邀请当地的居民来听免费的科学讲座。

为了拉近和人们距离,科学家们通常会展示一些很酷炫的实验,让他们感受一下科学的力量。比如向人们展示电磁现象、各种剧烈的化学反应,或者让观众吸一吸“笑气”,就是一氧化二氮,能让人发笑的一种气体。在这个阶段,这些负责科普的科学家们向公众们传达的是一种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在他们的努力下,使得科学在这段时期和迷信的战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接下来,剧情就要反转了。

科学传播的第三个步骤是“稀释”。具体来说,因为科学知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难以被所有人掌握,为了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就必须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等方法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科学概念。加入这些比方、例子和故事,就是在往严肃的科学概念里加水,它不但冲淡了科学概念本身,还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破坏。这个传播阶段是对科学知识的“稀释”。在这个阶段,媒体开始成为了科学知识传播的主力。

二战后,心理学在美国一度变得非常流行,杂志、电视甚至电影都开始关注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杂志上会刊登犯罪者的心理分析,以及一些心理测试题,而有的电影剧情设定可能参考了一些精神病学方面的研究,这就是在原有的科学概念上掺水稀释。稀释的好处很明显,它能帮助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传播,但读者和观众要是误以为这些就是严格的科学,这可就非常危险了。就拿电影来说,可能会因为剧情需要,就会对心理疾病进行简化或者绝对化的处理。如果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被注水,这就有可能成为迷信的温床。

紧接着,随着媒体力量的发展,科学的传播开始进入了第四阶段,这个阶段称为“碎片化”。这个时候的科普工作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接手,普通人接收到的是碎片化的科学进展和科学成果,比如读到一篇有关科技进展的报道,你可能只会觉得“这个好神奇”,而没有学到任何科学原理,更没有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怀疑精神。这样的科学报道,只是在让人们相信各种“奇迹”,这会导致人们开始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新的“魔法”。

我们今天其实就生活在这个阶段:媒体都在报道着各种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可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应该选择使用怎样的人工智能算法,只是把人工智能当成一种“魔法”来接受,这其实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背叛。

感谢你能看完我的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识之士,点下关注对你来说是件小事,可这关系到我明天能否吃饱肚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15A0VXQ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