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US
从宇宙航行到人工智能,从元宇宙到人类进化……这些当代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与钱学森思想有什么关联?年轻人最喜欢的科幻读物与庄严的钱馆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刘慈欣曾有一问:若今人坠入十万年后的未来世界,最先感知者为何?多数人或答“技术”,然真实的远未来,我们所知的技术或将踪迹全无。彼时展于眼前的,唯有“神力”与“魔法”;我们对那个世界的陌生,非人与人的隔阂,而是人对“神之世界”的陌生。
这番对远未来的想象,恰与美国科幻奇幻大师罗杰·泽拉兹尼在《光明王》中构建的世界相合。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形象,转世、轮回、业报的设定……这部作品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既带着古代神话的厚重,又藏着未来世界的疏离,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它以印度教神话为霓裳,裹藏着对科技本质最深刻的叩问:当科技发展已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它还能否被用于造福人类?
无独有偶,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先生谈及21世纪智能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催生的第五次产业革命时,曾畅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要做到中国古人梦想的‘神仙’。”这一愿景,与《光明王》的理念遥相呼应——未来的“神力”,或许正是人类用智慧铸就的技术之光;而未来的缔造者,从不是少数“神”,而是每一个掌握知识、心怀普惠的普通人。
钱学森主题读书会(第六期)
启幕
时间:9月21日(周日)13:30-15:00
地点:钱学森图书馆二楼思政讲堂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科幻协会
本期主题:也许科技就是“神力”
● 主讲人程一纯(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学生,曾任校科幻奇幻协会社长,获“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征文大赛短篇小说三等奖),将带大家走进《光明王》的雄奇科幻世界,解读科技如何披上宗教外衣。
● 与谈人李月白(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部研究人员,科学技术史博士),将介绍钱学森的产业革命理论,及其对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的预言,阐释“科技终将引领人类走向自由”的内涵。
活动流程:
主讲人讲座60分钟,观众互动与问答环节约30分钟。总时长为1.5小时。
报名须知:
招募40人,不限年龄
报名链接:
https://wj.sjtu.edu.cn/q/eDpJobTo
文字:李月白
编辑:任佳怡
审核:张文珺
终审: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