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开幕,一批来自国际科学传播机构的科普展品亮相。目前,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的国际成员已达40家,“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
在本届交流周上,北京科学中心迎来了一批科普界的大腕儿。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带来了一件“智能”家用器具——菲隆巧壶。斟酒人用手指控制气孔,可以引导空气进入相应腔室,随心倒出清水、葡萄酒或兑水葡萄酒。
被誉为“古代的笔记本电脑”的安提基特拉计算装置、现代拼图的前身“奥斯托马雄”博弈游戏、可以动手探索复杂星系动力学的模拟器……南非科技促进局、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英加里亚姆天文馆等多家国际科学传播机构携展品参加交流周。此次展示将持续至9月19日,公众可以到北京科学中心2号楼地下一层参观。
不仅有展示,更有交流。来自14个国家科学传播机构的23位专家学者将举行北京中外科技馆馆长学术交流对话会、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年会暨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国际科学教育资源合作伙伴计划交流会等活动。
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发起于2019年,是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的年度集中交流展示活动,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思想与实践交流、经验与资源共享。该联盟由北京市科协倡议,来自全球数十家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机构共同发起。截至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40家科学传播社团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场馆等国际成员机构加入联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