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互联网产品经理之我见

(个人原创,请勿转载!)

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互联网逐渐由IT的一个分支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其从业者随着行业的越来越成熟,工作分工也越来越细分,比如基层的职位有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UI设计师、页面制作和重构、市场、用户体验、商务、销售、运营、运维,当然还有研究员、产品经理等。

这里就介绍一下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很多不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人,往往会把它和程序员混为一谈,认为产品经理也是写代码做技术的,或者因为职位中含有“经理”两个字,就认为是个官或管理层,其实不然,产品经理既不是写代码的技术人员也不是个官。所谓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就是产品的经理而不是人的经理,它只对产品和用户负责,而对人无管理权限。互联网产品经理所做的事情,以我的理解和体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将技术产品化,可以让普通的用户使用,进而商业化,可以让企业从中盈利。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搜索、推荐、社交产品,背后的技术和算法对于普通的用户是不可见,普通用户也无需知道这些,正是产品经理所做的工作让这些高深复杂的技术和算法触达了普通人的日常使用中。

从事产品经理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有时候给人的一种印象可能就是容易较真、吹毛求疵、甚至说话时对用词都很敏感,喜欢挑毛病、抠细节、找茬、纠正别人的错误、教育别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诸如此类,等等。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位的人,都会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职业的习惯和修养,这种在工作中养成的职业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带到生活中,比如军人、政治家等等,都有着很鲜明的职业素养和个性。

我这里仅从我自身出发,谈谈我自己以及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对我的影响,科普科普这个职业背后的一些故事。

上面说到产品经理给不了解这个职业的人一些他们认为不友好的印象,我想说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和冤枉,其实很多不了解内因的人只看到了表面,并以表面的看法就妄下结论。与“吹毛求疵、抠细节、找茬、古板、较真、苛刻……”这些贬义词相近的褒义词包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事无具细、面面俱到、要求高……”等。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产品经理,所做的事情以及预计可能会承担的后果,不得不让人养成一种“吹毛求疵、抠细节、找茬、古板、较真、苛刻……”的职业习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做产品设计、争取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对结果负责。这所有的要求使得产品经理做事情时必须要保持一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事无具细、面面俱到、要求高……”的姿态。

所以在工作中,产品经理真不是故意对人对事去吹毛求疵、较真、古板、苛刻,但为了对产品、用户负责,为了做好产品,的确是需要一些严谨、细致的精神。如果不严谨、细致些,在设计产品时不抠到每一个细节,不考虑的非常全面,不能分析出各种可能并朝着争取的方向走,那么在产品进入到后期的开发、测试、上线使用时,就会出现很多的麻烦、漏洞,结果就是被领导批评、被用户骂,这还都是小事,如果因为自己想的不全面、没有认真的考虑每一个细节,没能够充分的分析需求、理解业务逻辑,就有可能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比如做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支付类的产品,一个不周到就可能产生大的漏洞,那样的话后果就严重了。出于对后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的考虑,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都不由的你在做产品设计时不认真、不细致。如果从事这个职业时间长了,这种认真、细致、较真、抠细节就会成为一种不自觉得习惯,可能在不理解的人眼里,这些都会成为吹毛求疵、苛刻的毛病。

回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即使是自己考虑的再怎么全面、觉得百无一失了,能考虑到的地方都考虑到了,但是到了后面的开发、测试阶段,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仍能提出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很多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有这些在前面没考虑到的地方有时候会引起很大的问题,比如在某些场景、情境下,用户使用时流程走不下去、逻辑不通等等,这些由开发、测试人员提出的问题,迫使产品经理不得不去改进、完善产品设计,甚至有时候得重新思考产品架构、完全推翻之前的设计重新来过。问题的出现就意味着前期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时间有可能是浪费掉的,而这对于企业、对于领导来说,付出的成本是没有收益的,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

作为高级一点的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事情不只是产品设计本身,还要做很多产品周边的思考,比如要评估各种资源的投入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都有什么,包括有多少人能投入开发测试、多长时间能够上线使用、如何运营产品、市场状况如何、用户需求和评价会如何、投入的经济成本多长时间能收回并开始盈利等等,即使自己不去主动思考这些,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尤其是掌握各种资源的领导也会要求你去回答它们所关心的这些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这个我们最常用的、在普通人眼里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的网站或者App登录的设计为例,说明产品经理是怎么做产品设计的。我们在使用网站或者App的一些功能或服务时,通常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手机激活码,有时候还要输入验证码,以便完成登录。在普通人眼里,这的确是再简单不过的设计了,谁都知道怎么做,不就是一个用户名输入框、一个密码输入框、一个验证码输入框,加上一个登录按钮吗,有什么难的。带着这种看法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世界的不了解,就像在孩子的眼里,认为世界再简单不过了,就是男人加女人,小狗小猫加小花小草。如果真这么简单,就好了。世界没有如此的简单,做一个小小的登录设计也没有这么的简单。在普通人看到的几个输入框和一个登陆按钮的背后,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小到页面颜色配置、文字文案提示,,大到用户体验、安全性、性能、交互,都得考虑到各种情况。比如以下几种情况:

(1)用户将用户名、密码都输入正确了,点击登录成功后,页面将会跳转到哪里,跳转到的页面将给用户呈现什么内容;

(2)点击登录按钮后,如果是因为网速慢或者网络突然断开,怎样才能让用户不需要一直停留在登陆的loading中,需要给用户什么样的提示;

(3)如果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了,需要提示用户什么,在什么时候提示,用什么方式提示;

(4)如果仅仅是用户名或密码中的一个输入错了另一个输入对了,是在用户名输入处或密码输入处分别给用户明确的提示到底是用户名错了还是密码错了,还是仅仅给用户一条模糊的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5)如果在用户名输入处或密码输入处分别给用户明确的提示到底是用户名错了还是密码错了,是否会有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因为对于黑客来说或者非法尝试登陆别人账号密码的人来说,就会根据明确的提示就可以在用户名或密码有一个正确的前提下仅仅去反复尝试猜测错误的另一个知道猜测出正确的,而如果仅仅给用户一条模糊的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的模糊提示,则非法登陆者或黑客就不知道到底是用户名错了还是密码错了,他们就要对两个输入都做猜测,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猜测的次数和难度,提高安全性。但是这种模糊的提示对于正常的用户来说却比较迷惑,在他们对用户名或密码不是很确定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是用户名错了还是密码错了,这时候他们就会抱怨这种提示的设计,而作为产品经理就要权衡安全性重要还是友好性重要了;

(6)对于提示方式上是用对话框弹窗提示,还是在页面中用醒目的颜色和文字提示,是在用户点击登录后再提示错误,还是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后无需点击登陆按钮就可自动提示。以上方面的考虑和取舍,对于产品的声誉和用户的使用体验都很重要。产品经理除了要想到这些问题外,还需要将这些东西讲清楚并且用文字清晰的写成产品设计文档,以便于开发、设计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只有让他们理解了,他们在开发的过程中才会不偏离方向的按照产品设计转化成代码,哪怕提示里面有一个错别字,他们都会照原样复制到上线的产品中,并且说产品经理就是这么写的。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除了设计产品、评估各方面的各种情况,还必须与开发人员作斗争,产品经理与开发、UI设计、交互设计人员之间的争论甚至拍桌子瞪眼的事也是时常有的。其实并不是产品经理脾气不好,相反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在沟通方面的能力还是比一般的人要好些,如果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不能有理有据和别人沟通,也很难从事这个职位的工作。由于产品经理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就必须得确保开发人员、UI设计人员、交互设计人员能够按照自己的产品设计去做,否则一旦产品带着各种问题上线,出现的各种问题、用户的各种骂、领导的各种批评,背锅的还是产品经理。带着这些压力,产品经理有时候在遇到一根筋、脑子不会拐弯、理解力又差的UI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时,就会表现的比较急。除了遇到固执的开发人员外,也有一些开发人员在工作中往往喜欢偷懒耍滑,为了降低自己的开发难度、少干些活,或者一些人仅从自己的片面理解出发考虑问题,用一些以为产品经理不懂的技术术语糊产品经理,让产品经理让步,对产品设计做出让步、降低开发难度。如果这时产品经理不能够坚持、据理力争,结果就是砍掉很多需求、牺牲用户的使用体验,最终上线的东西是仅仅凑合着能用但问题多多的功能而不是一款完整的产品。有时候为了迎合领导的要求、委曲求全、保证产品能够按时上线,产品经理也多少会做些让步,但这些让步早晚会补上的,该做的还是要做。

现在网上很多说微信、说iPhoone,说张小龙、乔布斯,说张小龙当初是如何做微信的、说乔布斯是如何做苹果手机的,这两个人被业内称为最顶级的产品经理所膜拜。网上也有张小龙的内部讲话,在他的讲话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人性”,可见做产品对用户心理和人性的透彻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微信之所以有七八亿的用户,从一两岁的小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从仅仅识字甚至不识字的人到文化水平高的人,都会用微信,就是因为微信从设计之初就抓住了“人性”,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所以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必须得比其他职位的人懂得更多一些,不只是要会产品设计,还需要了解、懂一些程序、技术、设计、数据、心理、人性、经济、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知识。还要经常关注一些最新的、潮流的东西,比如00后10后的喜好、最新的业内趋势资讯、一些热点话题,甚至是一些噱头等等,保持一颗好奇心。尤其是要懂的领会领导的心理,因为很多时候产品经理的所设计的产品要能够让领导看得上,领导才会分配给资源,才会有立足之地,而很多领导往往做决定不是靠脑袋,而是屁股的。

举个关于心理的例子,比如用户对色彩的偏好,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特征的人对色彩的喜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做产品定位、目标用户时考虑到。我以前做过一款产品,目标用户是偏向于小清新口味的年轻人群体,对这类群体在设计产品的主色调上要主打清新的色彩,但是给我做界面设计的UI女设计师不知道是怎么理解小清新的,给设计出的界面以大红为主色调,整个产品给人一种红彤彤的感觉,迎合的是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中老年群体的。这样的界面设计被领导看到后,批评的是我这个产品经理,而我就不得不迫使UI设计师改颜色设计,可是那个女设计师怎么也不明白小清新的意思,改来改去都是浓重的颜色,从大红改到深橙,看了她的设计后能把人气得跺脚,就会想到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还有比如很多政府的网站或者信息填报系统,让人用起来真的是很不友好,填半天填个东西,填的东西要么提交不上还不告知原因,要么就是刷一下子填的东西不见了,或者提交了后不知道提交成功没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个好的产品经理做好前期的产品设计、没有能够认真、仔细的考虑各种情况,甚至可能是这些政府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是由开发人员主导的,而没有产品经理的参与。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一些简单的产品设计过程,如果是复杂一些的产品,前期的产品设计更是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去对业务流程、业务逻辑做梳理,对各种条件及结果、交互响应、用户体验做全面细致的考虑和设计规划,后面的开发人员就会很难直接理解需求、不知道怎么做而无从下手。所以产品经理如果理解力、逻辑性不强的话,在面对复杂的产品设计时,就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对于头脑清晰的人,有时候都很容易陷入混乱中,弄的头大,更何况做事没条理、理解力又不强的人。

以上所说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的状态以及养成的工作习惯,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带到生活中,也就是做任何事情不只是想到、看到眼前,而更多的会多动动脑子从多个角度、多个立场考虑事情,在行动前尽可能想的多一些,将尽可能多的可能结果、可能的影响提前想到,而这种自己做事的方式和习惯,有时候也不由自主的希望其他人也按照这种方式去想、去做,如果这些人平时做事就很随意、做事简单,那么他们就理解不了这种做事方式,就会说你吹毛求疵、较真、穷讲究、对他有意见……,但事实上这真不是如他们所说的,而是一种做事情的方式,相信做任何事情前如果都能够多动动脑子、考虑地全面些、想想怎么做、想想各种结果和影响,前期功夫做足了功课,后面做起事情来才会顺利、快、效率高,用最小的投入就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如果前期考虑不足,后面就会有很多坑要填,并且本来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完成的事情,就会需要成倍的投入才能完成。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互联网产品经理在某些方面一些特质的粗略见解和体会。

--------------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7G0KI4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