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能源+AI如何落地?如何影响虚拟电厂和微电网?

国家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AI)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落脚点在于赋能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这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最具价值潜力的战略方向。

一、为何需要“能源+AI”?

根源在于电力系统正面临结构性挑战: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激增,其“看天吃饭”的特性使得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承受巨大压力。传统调度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引入更灵活、更智能的调节手段。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优化决策能力,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强大脑”。

二、“能源+AI”的落地方式

“能源+AI”如何落地?主要体现在两大场景

一是虚拟电厂,其核心任务是聚合海量分散的分布式资源(如屋顶光伏、工商业储能、可控负荷),形成一个可统一调度的“云端电厂”。过去,虚拟电厂存在资源协调效率低、发电与负荷预测不准、响应速度慢、商业模式单一等痛点。

AI赋能过后,虚拟电厂将带来较大的变化。首先,可实现更精准的预测,融合气象、电价、用户行为等多源数据,AI能大幅提升短期和超短期发电与负荷预测精度;其次,可获得更优的调度与响应,接收电网指令后,AI能在秒级内计算出收益最优的调度策略,决定哪些资源响应、以何种方式响应;最后,可完成更精明的市场交易,AI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进行高频套利和风险管控,最大化聚合收益。

二是智能微电网,微电网的核心是管理一个局部区域(如园区、工厂)内部的发、用、储资源,实现能源的自发自用、内部平衡和余电交易。AI能够在本地进行毫秒级优化调度,例如实时调节光伏、储能与负荷的匹配,动态选择最优运行模式(并网或离岛),在满足低碳目标的同时实现用能成本最低。

三、能源竞争从“拼硬件”迈向“拼算法”

过去,能源行业的竞争焦点是硬件规模与成本,依赖于疯狂建设光伏电站、电池产能,当硬件趋于同质化,核心竞争力将转变为算法的优劣。谁能凭借更先进的AI算法,将预测精度提升1%、将响应速度加快30秒,谁就能从市场中获取超额收益。AI正在成为使现有能源资产价值倍增的放大器。

例如,彩弘锦产业集团在重庆、广东等地落地有数十个“微电网+虚拟电厂”项目,项目不仅建有传统的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电站,同时通过其自研的微电网平台与虚拟电厂平台,项目实现了AI管理,完成了“经济+环保+安全”价值闭环,AI算法在园区内部进行实时优化调度,动态选择最优运行模式,企业、园区用能支出普遍降低30%以上,绿电消纳近100%。

四、AI对各方能源主体的影响

AI普及后,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迎来拐点,售电公司必须从简单的“电差贩子”转型为提供深度聚合与优化服务的“能源资产管理商”;储能资方做单一的峰谷套利模式风险将增大,必须依赖AI参与多元市场交易才能保障投资回报;园区开发商的核心卖点将从“安装了多少的光伏”变为“拥有多高的能源智能管理水平”;AI技术公司则必须摒弃闭门造车,将算法与真实的设备、市场规则深度融合,方能创造实用价值。

总而言之,政策与市场已清晰指明方向,能源系统的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没有AI驱动的虚拟电厂难以形成有效合力,而没有AI的微电网也仅是传统电网的缩小版。尽管目前仍面临通信协议互通、数据安全、投资回报等挑战,但“能源+AI”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其最终目标,是让每一度电都能以最经济、最高效、最可靠的方式被生产、调度和使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加速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vCCCb9YfXYeL0xrLmX4cT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