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野生的程序猿,目前主要专注于上门预约系统以及共享经济模式,欢迎一起讨论,LONGBINGlm
你知道吗?这几年我们接触了上百家推拿店的老板,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的店开在老街区,门面不大,生意却一直挺稳;而有的店装修豪华、地段也好,反而慢慢淡出了市场。
我们做上门预约系统这四年,发现真正拉开差距的,往往不是技术多厉害、平台多强大,而是老板的“思维开关”。
有些老板,哪怕店里天天排号,也会抽空来问:“现在客人喜欢怎么预约?”“年轻人是不是更爱到家服务?”他们不一定立刻合作,但永远保持“探头”状态,看看新赛道长什么样。
而另一些老板,听到“线上预约”“上门服务”会摆摆手:“我现在生意够做了,搞这些虚的干嘛?”
其实啊,真正冲击传统推拿店的,从来不是某个平台或模式,而是习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客人悄悄养成了手机预约的习惯,年轻人开始偏爱灵活的时间安排,而你如果还只守着前台那部电话,会不会错失一些机会?
比如我们遇到过一位杭州的店主,三年前开始用简易的预约表收集客户时间偏好,后来接了小程序,现在30%的订单来自老客的夜间预约。他说:“我没想做多大,但至少不能让我的客人因为‘不方便’而流失。”
技术不是非要颠覆什么,而是帮你多开一扇窗。可能是一个减少爽约的预约系统,可能是一张自动提醒客户的电子卡券,也可能只是让老顾客预约时少按一次门铃。
你不需要立马转型做平台,但可以花10分钟想想:
你的客人近有没有提过“要是能约晚上十点后就好了”?
你的师傅会不会因为排班重叠跑空过?
如果老客介绍朋友来,他能三秒内把预约链接分享出去吗?
拒绝升级的不是行业,而是认为“现在挺好”的心态。这个世界在变慢吗?不,是适应变化的人跑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