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钱学森“人天观”与“天人合一”在扁鹊智慧生活基地的深度融合

从哲学到实践:钱学森“人天观”与“天人合一”在扁鹊智慧生活基地的深度融合(六)

丁江洲 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书记

在人类对健康与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中,扁鹊智慧生活基地以其独特的理念与实践脱颖而出。它将钱学森的“人天观”与东方传统“天人合一”智慧紧密结合,不仅从技术和方法论层面构建了全面的健康管理体系,更从哲学与宇宙观的高度,为现代生活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理念叠加,而是深入到基地的每一个细节,从建筑布局到景观设计,从生活方式引导到居民意识培养,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范式。

顺应自然:被动式设计中的天地节律呼应

在建筑设计领域,“被动式设计”常被视为节能策略,然而在扁鹊智慧生活基地,它承载着更深的哲学意义。建筑不再是隔绝人与自然的壁垒,而是成为自然能量循环中的有机一环,深刻体现人类是自然能量流动一部分的认知。

基地建筑布局遵循南北朝向原则,这一设计绝非偶然。冬季,阳光透过大面积的南向窗户,深入室内,为建筑内部带来温暖,同时建筑的蓄热结构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在夜间缓慢释放,维持室内温度。夏季,自然通风设计成为主角,利用建筑的开口位置和内部空间布局,引导自然风穿堂而过,带走室内热量,降低室内温度。这种设计使建筑如同拥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生命体,依据季节更替,与外界自然环境进行着高效、低成本的能量交换。通过这种方式,居民的生活与天地间的四季、昼夜节律同步,减少对主动式能源系统(如空调、暖气)的依赖,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基地大量采用本地、天然、可呼吸的材料,如木材、粘土等。这些材料不仅具备调节室内湿度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携带的自然信息,如木材的纹理、粘土的气味,能在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神经系统,让居民在微观层面感受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连接,这正是“天人合一”理念在建筑细节上的体现。

融入自然:景观作为身心疗愈的桥梁

在基地中,自然景观被视为具有疗愈能力的伙伴,而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风景,其设计理念围绕“功能性”与“参与性”展开,通过五感疗愈和引导性互动,让居民深度融入自然。

景观设计精心规划,致力于全面滋养居民的五感。视觉上,四季更迭带来不同层次的绿色景观,从春天的嫩绿新芽到秋天的斑斓树叶,为居民呈现自然的色彩变化。听觉上,精心设计的潺潺流水声,无论是人工溪流还是小型瀑布,都能营造宁静的氛围,帮助居民放松身心。嗅觉方面,不同季节的花草释放出独特的芬芳,如春天的花香、夏日的草香,这些自然香气能舒缓压力、调节情绪。触觉上,景观中设置了可触摸的元素,如不同质地的石材、柔软的树叶,居民在漫步过程中可以通过触摸感受自然的质感。味觉上,景观中种植的可食用果蔬,如草莓、蓝莓等,让居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能品尝到自然的馈赠。这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将居民的意识牢牢“锚定”在当下的自然环境中,有效舒缓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是数字虚拟世界无法替代的疗愈体验。

步道、亭台、亲水平台等景观设施的设置,不仅具备功能性,更起到引导居民行为的作用。蜿蜒的步道引导居民散步,让他们在行走过程中欣赏自然景色,锻炼身体。亭台为居民提供了静坐休息的空间,在宁静的环境中,居民可以冥想、放松,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亲水平台鼓励居民亲近水,观察水中生物,体验水的灵动与变化。这些设施巧妙地引导居民参与自然活动,自然而然地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加深与自然的连接。

共生自然:构建人类与生态的双赢关系

“共生”是扁鹊智慧生活基地追求的最高境界,超越了简单的利用自然或回归自然,旨在建立人类社区与当地生态系统互利共赢的关系,让居民从意识上认识到自己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成为生态贡献的节点。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采用本地植物,这些植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更好地生长繁衍,同时有助于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本地植物为本地昆虫、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是基地生态贡献的又一体现,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灌溉景观植物、冲洗厕所等,减少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同时滋养地块,促进植物生长。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形成水资源的微循环,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居民的健康生活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与环境的健康繁荣相互促进、正向关联。

随着居民与自然环境的深度互动,一种生态意识在基地中逐渐觉醒。居民们认识到自己不是自然的主宰或过客,而是生态系统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身健康与周围的土壤、空气、动植物的健康息息相关。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培养了一种系统健康观,让居民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今融合:塑造面向未来的生存范式

扁鹊智慧生活基地的成功,在于实现了古今智慧的超级融合。它以钱学森的现代系统科学,特别是“人天观”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作为顶层设计和实现方法论,为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作为核心哲学与价值导向,赋予基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导居民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此外,借助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如数字孪生、AI、物联网等,实现对居民健康数据的精准量化和生活环境的动态优化,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基地不仅仅是一个健康生活场所,更是在培育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人类生存范式。在这个范式中,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深切地融入自然、感知自然,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的怀抱中繁荣昌盛。这种生存范式为解决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是在健康生活领域对钱学森“人天观”思想最深刻、最具前瞻性的实践,也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内容说明: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8C1N9KSTySEm5kEZmHAcu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