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系统阐述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如何表征有机自由基的经典专著,20多年后中译本终于来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有机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瑞士)法比安·格尔松(Fabian Gerson),

(瑞士)沃尔特·胡贝尔(Walter Huber)著;

苏吉虎 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 5

ISBN978-7-03-082175-1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是唯一能原位和无损地直接跟踪有机自由基的物理方法。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机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表征,分总论部分和专论部分两篇,共11章。上篇从有机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内禀属性入手,介绍了有机自由基物种的分类与产生、电子自旋与磁性核的超精细分裂、电子自旋布居和自由基种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双与三共振技术、实验谱图的采集与分析。下篇是不同有机自由基的代表性特征参数的汇编,依次源自于定域在一到三个原子核的自由基、共轭烃自由基、含杂原子的共轭自由基、罕见的饱和烃自由基阳离子,最后是双自由基和三重态分子。

译者在之前的相关专著《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中,曾将原著浓缩成第3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无论对于广大从事有机自由基研究工作的人员而言,还是面对当前国内蓬勃发展的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仅仅这么一章的篇幅都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迫切需求,最终转化为这个译本的诞生。译者希望这本译著,能对我国化学、生物学和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有机化学教学和研究有所贡献。

在译著中,译者将原著中的少数几个物理符号的表达方式作了一些改动,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例如,在原著中,ge因子既表示自由电子的g因子,也表示各向同性的g因子;在译著中,前者依旧用ge表示,后者以更常用的giso表示。再如,译者把各向异性的g因子和超精细耦合常数A的三个主值的先后顺序,由原著的z、y、x改成更常见的x、y、z。在表格中,自由基的中文、英文名称并存,方便读者检索;对于部分自由基,译者尚未找到公开报道的正式中文名称,故只作尝试性翻译。在正文中,有部分有机物使用了简称或泛称,目的是防止行文被过长学名弄得破碎不堪,完整名字详见相应的表格。原著中存在的如错引表格或图例等的一些明显错误,在译著中已作更正。对于某些内容,译者添加了译者注,方便读者对相应问题的理解。原著中的名词检索,在此被省略不译。

在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的今日,读者需要掌握至少一种模拟软件,以加深对自由基ESR 谱图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译者向读者推荐基于Matlab的Easyspin开源软件,这是一款成熟的ESR/EPR软件。

原著对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理论基础,仅作简要介绍,想对此作全面了解的人员,请参阅译者的专著《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

苏吉虎,杜江峰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研究生教材

ISBN 978-7-03-070574-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对本书的翻译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提供资助;部分国内同行曾经阅读过译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译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译者希望读者能对译著中的不当之处给予指正。

本文摘编自《有机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瑞士)法比安·格尔松(Fabian Gerson),(瑞士)沃尔特·胡贝尔(Walter Huber)著;苏吉虎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 5]一书“译者序”,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978-7-03-082175-1

责任编辑:周  涵 孙  曼

本书既可供从事化学、生物学和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有机化学专业的教学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参考。

(本文编辑:刘四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7kmUcPqw2BXInaDh8z_4U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