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著名的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简称IOP)公布了今年艾萨克·牛顿奖章(Isaac Newton Medal and Prize)的获奖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尔·贝里(Michael V. Berry)成为了本年度的获奖人。他本次因“在拓扑物理中量子态几何贝里相位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在量子混沌、灾变理论和奇点光学等数学物理领域中的里程碑式贡献”而获奖。本次表彰也是对他“在数学与理论物理领域长达60余年的深刻贡献”的嘉奖,贝里最著名的工作是1980年代关于几何相位的研究,现称为贝里相位。他学术生涯的研究成果对凝聚态、量子信息和高能物理,以及光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等均有重要影响;在数学中,他的工作成为分析、几何与数论研究的基础(谱统计、谱几何等等)。
艾萨克·牛顿奖章旨在表彰不限国籍、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世界领先贡献的杰出个人;该奖设立于2008年,每年颁发,被IOP官方称为“最负盛名的国际荣誉”。该奖首届得主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nton Zeilinger,菲尔兹奖得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Edward Witten也曾获该奖;此外多位诺奖热门人选获得过该奖。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一半华人血统的Debbie Jin(金秀兰)曾在2014年获得该奖,她曾是最年轻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可惜在2016年,年仅47岁时便因癌症去世。
本次获奖的迈克尔·贝里也是多年陪跑的诺奖大热门,1941年生的他如今也84岁了。Michael V. Berry算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此前他也是获奖无数,除了本次的艾萨克·牛顿奖章外,他还曾获理论物理最高奖的狄拉克奖、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奖章、昂萨格奖、沃尔夫物理学奖和洛伦兹奖章(过半数获奖人后获诺奖),可以说迈克尔·贝里几乎拿遍了除诺贝尔奖之外的领域内所有物理大奖,多年陪跑的他也被认为因某些原因可能不会得诺奖了!
既然提到了迈克尔·贝里获得了英国物理学会(IOP)的艾萨克·牛顿奖章,我就顺便介绍一下薛其坤院士,因为他在今年3月份时曾被英国物理学会授予了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ship);这是IOP授予的至高荣誉,旨在表彰对物理学整体或英国物理学会工作做出贡献的物理学家。薛其坤本次因“其在拓扑绝缘体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在凝聚态教育领域的杰出工作,以及对英国物理学会中国小组的宝贵支持”而获得该荣誉称号。IOP在介绍薛院士时表示: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他及其团队首次在拓扑绝缘体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拓扑量子材料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他们在异质结界面发现的高温超导现象也开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研究方向。
薛其坤院士也是国内第2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获得荣誉会士,首位获得该荣誉的是中科院院士杨国桢,他在2008年因“在光学与表面科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以及在促进中英物理学界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而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荣誉会士。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院士和Michael V. Berry曾在2016年共同(还有Charles L. Kane)获得了国内设立的复旦-中植科学奖,该奖曾因多次命中诺奖得主而为人所称道,可惜目前已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