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格灵深瞳赵勇:失踪20年的逃犯也难逃AI的视野

AI 百人

未来图灵推出首档访谈栏目《AI百人》,专注人工智能垂直领域,邀请顶级AI行业领军者,呈现独家观点。

本期嘉宾:

格灵深瞳创始人&CEO

赵勇

赵勇

格灵深瞳创始人、CEO。赵勇毕业于布朗大学,曾是谷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专注于把先进的人工智能科技转化为具备低成本、大规模部署能力的产品和服务,并深度结合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可靠实用的智慧解决方案。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同时具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嵌入式硬件研发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作为一家视频大数据产品和方案提供商,自主研发的深瞳技术在人和车的检测、跟踪与识别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主要关注的领域包括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同时公司在无人驾驶、机器人和智能医疗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布局。

走进人工智能企业格灵深瞳,与其说这是一个办公室,不如说这是一个试验场地。有不同的实验室,有的放置着机器人底盘和不同的智能硬件,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有的则为未来上千块显卡而备,用于完成模型的训练。

更与众不同的是,这家公司分布着数十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椭圆形的黑盒子尤其引人注目,如同人眼一样,滴溜溜地转,观察着来往的人群。一会看看这个人,一会看看那个人,每一秒钟都在做不同的决定。

正是这些摄像头,记录着每一个人的行走轨迹,自然,每一个员工的人脸信息也在系统中。打开系统,哪怕是输入员工的侧面背影,也能瞬间知道员工的踪迹。

“假设你在城市,可以从正面、背面、侧后面多个角度搜寻到一个人。我们的客户用这样的方式去寻找他们的目标,甚至有些客户去帮助老百姓寻找丢失的狗。”赵勇,格灵深瞳创始人兼CEO说,“我希望这项技术以后使得找人成为一件更容易的事。”

安防将成为第一个“翻篇”的行业

博士时期,赵勇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其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毕业后,就职于英伟达、惠普、谷歌等知名公司研究院。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2012年,赵勇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坚信人工智能即将爆发,随即离开居住10余年的美国,回国创业,将计算机视觉应用于安防领域。

张学友被称为 “逃犯克星”,实际上,格灵深瞳同样贡献了这样的破案案例。

2018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的智能摄像机抓拍到某个人,竟是失踪20年的杀人犯。一桩悬案就此破解。

赵勇表示,如今破案,90%以上的线索,都来自摄像机。然而中国是安防大国,就拿北京来说,就有200多万个摄像机,由此产生的图像数据,规模之大,远非人力能处理。

人工智能则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警方将线索输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人体识别、车辆识别等技术,答案在分秒之内即可显示。

“人工智能能够阅读这些图像数据,并理解其中个体或群体的身份或行为。”赵勇认为,人工智能改变了安防的现状,而安防也将是首个通过人工智能“翻篇”的行业,因为相对其他行业,中国作为安防大国,数据基础最好。

而警方一旦使用过这样的智能工具,他就“翻篇”,再也回不到过去。“你一旦用过它,就会发现你过去使用的东西太糟糕了。”赵勇说。

基于端+云,格灵深瞳拥有多个行业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改变安防领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过了人眼。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摄像机的实际作为范围只有四五米,超出这个距离,抓拍的人脸就会很模糊。

早在2013年,赵勇就已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一次开车,赵勇发现50米外的车牌号码,他能看清楚,而他随身携带的谷歌眼镜,配有高清摄像头,拍下的录像中,十米外的车牌号码都无法清晰显示。

这是为何?

赵勇开始研究人眼视网膜,视网膜是一个广角,大概160度,但视网膜中间的黄斑,虽然只有2.5度,却集中了人眼75%的像素。

赵勇表示,人眼有两套光学系统,一个充当望远镜,一个充当广角。人的大脑实时分析这两套光学系统的图像,指挥眼球转动。

格灵深瞳开始研究人眼摄像机。2016年10月,格灵深瞳推出深瞳人眼摄像机,基于人眼运作原理,深瞳人眼摄像机拥有两套光学系统,一套相当于广角,一套相当于望远镜。一面镜子,则朝两个方向,快速的随意旋转。两个神经网络则充当大脑,进行决策。

赵勇介绍,深瞳人眼摄像机能捕捉距离50米的物体,适应机场、火车站、商场、广场等大多数场景,而那时,市面上的常见监控摄像机还无法清楚地远距离拍摄。

花力气研发智能终端设备的同时,格灵深瞳推出深瞳云,基于端+云,如今格灵深瞳已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学校、智慧能源、新零售等行业解决方案。

最多10年,中国将实现《疑犯追踪》场景

目前,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于破案,坏事发生之后,搜寻罪犯。实际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还可以用于反恐。相比破案,反恐则是阻止恐怖事件的发生,预测何人在何时实施恐怖事件,是预防行为。

美剧《疑犯追踪》描述了一个被称为“The Machine”的系统,能够预测何人会在何时实施犯罪。赵勇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跟破案相比,就不再是分析跟线索有关的少数人,而是分析所有人,因为每一个人理论上都可能是嫌疑人。因此,人工智能要做的则不仅仅是找出嫌疑人,而是研究人们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异常之处。

如何分析一个人?赵勇说,这可以由他的行为来界定。比如他在室内的步行轨迹,在室外驾驶车辆的行驶轨迹,当这些数据全部聚合时,就能挖掘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小环境或大环境中有何行为,如何与他人接触,如何与环境交互等,借此就能判断一个人,从而预防犯罪。

赵勇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技术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数据,将这一切都数字化,而这需要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渗透率要足够高。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对安防领域的渗透才1%-3%,刚刚开始。

赵勇指出,基于目前的产品和行业现状,一是需要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渗透率,而这需要解决成本问题。二是解决方案要不断从破案转向预防。

当渗透率到达90%这样的程度,则能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届时,不仅能实现美剧《疑犯追踪》和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展现的能力,而且性能会更好。

赵勇判断,在中国,这一天的到来,最多需要10年。

“计算机视觉产生了大量的商业价值,这个赛道既要快,也要慢,它不是简单的短跑,也不是枯燥的马拉松,更像足球联赛,其中有很多角色,也有很多窗口,该快的时候快,该坚持的时候也得坚持。”赵勇总结。

请回答2028

预测2028,赵勇认为到那时,基本会全面数字化,到时很难分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服务机器人会成熟到今天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它们能够非常有效地观察人并跟人去沟通。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08A0S23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