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南极海底发现大量新增的甲烷渗漏点。
南极罗斯海(Ross Sea)。John Weller
以新西兰地球科学研究所科学家Sarah Seabrook为首的一个科研团队10月1日在《自然:通讯》上刊文指出,受全球变暖影响,南极罗斯海(Ross Sea)浅水区新近出现了至少数十个渗漏点,它们正在向外释放一种强效温室气体——甲烷,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称,如果这些甲烷的渗漏遵循其他全球渗流系统的行为模式,那么它们就有可能迅速进入大气——而这种情况尚未被当前的未来气候变化场景考虑在内。
甲烷和二氧化碳一样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们都能够通过吸收地球的向外热辐射,将热量储存在大气中。
二者的区别在于,甲烷的储热效果远超二氧化碳。在进入大气层的前20年里,其效力可达二氧化碳的80倍,是气候变化中的一个特别强烈的短期驱动因素。
而二氧化碳的储热效力虽然不如甲烷,但它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因此是一种重要的长期驱动因素。
地球大气中60%的甲烷源于人类活动,主要来自农业、化石燃料和废弃物处理;其余40%是自然产生的,主要来自沼泽、泥炭地等自然厌氧环境,以及生物、海洋、淡水水体、融化的永久冻土和地质渗漏等途径。
研究人员担忧,随着地球变暖,会有更多自然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被释放,形成一种能够加速气候变暖的正向反馈循环机制。
此前人们曾在北极发现数以万计的甲烷渗漏点,但在南极仅有一处被确认。水下渗漏的甲烷和其他化合物会形成气泡柱,渗漏点周围会形成白色的微生物群落,因此非常容易识别。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南极大陆外罗斯海冰面下5至240米处的渗漏点进行了勘测。起初人们只计划调查罗斯岛西侧埃文斯角(Cape Evans)一处已知的渗漏点,却意外地发现这样的渗漏点在海底已经到处都是。
研究人员已经定期监测该区域几十年,因此这些渗漏点必然是新近才出现的。
渗漏的具体原因尚不能确定。但研究人员指出,北极和古代环境记录中的类似现象被认为与气候驱动的冰圈退化有关。这些甲烷连同其他化合物被长期封存在冰下,现在随着气候变暖,它们被释放了出来。
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甲烷从南极海底逸出进入大气层,也不清楚还有多少甲烷被封存在冰层下。但研究人员担心,类似的渗漏有很多。
除了加速气候变暖,甲烷还可引发海洋酸化等其他连锁反应。研究人员称,如果这些渗漏持续出现,那么5至10年后,南极浅海环境生态系统会变成什么样值得我们深思。
潜水员水下获取甲烷渗漏样本。Leigh Tait / Earth Sciences NZ
参考
Antarctic methane discoveries skyrocket
https://www.earthsciences.nz/news/antarctic-methane-discoveries-skyrocket
Antarctic seep emergence and discovery in the shallow coastal environmen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