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物理学的奠基者
伽利略·伽利雷 (Galileo Galilei),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比萨大学教授,通过落体实验、望远镜天文观测等,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奠定基础,捍卫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中国科学院、NASA官网。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构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上发现了色散现象。英国皇家学会官网、大英百科全书。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首任主任,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统一了电、磁、光现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是经典电动力学的奠基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官网。
二、现代物理学的革命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德国-瑞士-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质能方程E=mc²;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为量子力学奠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官网。
尼尔斯·玻尔 (Niels Bohr),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提出玻尔原子模型,阐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官网。
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奥地利,都柏林高等研究院教授、苏黎世大学教授,提出薛定谔方程,是波动力学的核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
维尔纳·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所长,提出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矩阵力学,对量子力学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官网。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提出狄拉克方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
玛丽·居里 (Marie Curie),波兰-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了放射性理论,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科学领域(物理、化学)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
三、微观世界的探索者
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新西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主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并提出行星模型;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英国皇家学会官网。
J·J·汤姆孙 (J. J. Thomson),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
詹姆斯·查德威克 (James Chadwick),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员、利物浦大学教授,发现中子。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
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英国,爱丁堡大学名誉教授,提出希格斯机制,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存在。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官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
杨振宁(Chen Ning Yang),中国,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清华大学官网、诺贝尔奖官网。
四、宏观宇宙的洞察者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天文学家,发现星系红移的哈勃定律,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首个观测证据,是现代宇宙学的奠基人。NASA官网。
斯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提出霍金辐射理论,证明黑洞会发出辐射并缓慢蒸发;在奇点定理和量子宇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剑桥大学官网、霍金个人官网。
维尔·鲁宾 (Vera Rubin),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地磁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系旋转曲线,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证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官网、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官网。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它通过数学模型与实验验证,不断揭示从宇宙星辰到微观粒子的自然法则。
这门学科不仅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基础框架,其研究成果也直接转化为工程技术,深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人类理性不断扩展认知边界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