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山大学联合发布研究成果,正式确认并命名了一种景天科植物新种——白湾景天(Sedum baiwanense)。
该新种首次发现于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其研究成果于2025年10月23日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线发表,标志着广东喀斯特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白湾景天花期
白湾景天基生叶
野外调查偶然发现
种群规模不足百株
据了解,这一新物种的发现源于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山大学合作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项目。研究团队在一次野外调查中,在一处石壁上发现了一种形态独特的景天属植物疑似新种。
通过后续的形态解剖、标本比对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与凡强教授团队最终确认其为景天科新种,并以发现地命名为“白湾景天”。
白湾景天目前仅分布于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石灰岩山体,种群规模极小,现存个体不足100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标准,研究团队已将其评估为极危(CR)等级。该物种具有莲座状基生叶,叶形圆润,花色艳丽,整体观赏性高。
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溶洞、地下河
白湾景天作为喀斯特地貌的特有植物,具备较强的耐旱适应性,研究团队认为其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尤其在石山绿化与生态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第三个“白湾”新种
将持续加强科研保护
近年来,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作为广东省唯一以保护石灰岩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记录有野生动植物1000多种,更陆续诞生了多个以“白湾”命名的新发现物种。
2023年11月,白湾堇菜首次被记录;2024年6月,白湾假糙苏接续亮相;而最新发现的白湾景天,成为保护区内第三个以“白湾”为名的新物种。此外,望舒睑虎、仙八色鸫、白喉斑秧鸡等多个新记录物种的不断现身,也印证了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石灰岩生境中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
白湾堇菜
白湾假糙苏
“这些新物种的发现,就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份惊喜礼物。”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贾薪玉表示,“近年来,保护区持续加强对石灰岩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推进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开展红外相机监测、联合科研团队开展科考调查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保护区的生态质量。”
接下来,保护区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强对白湾景天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科研监测、保护管理与公众宣传,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为筑牢广东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支撑。
文字:张彩霞 通讯员 李嘉琪
编辑:郭晓琼
校对:张鍪
编审: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