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新物种!广西又有新发现

近日,广西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工作组联合合作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Herpetozoa》上发表掌突蟾属新物种——雅长掌突蟾。该物种发现于中国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创建区内的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喀斯特“孤岛生境”孕育的又一演化成果,进一步彰显了广西作为物种分化热点区域的重要地位。

雅长掌突蟾。黄忠 摄

雅长掌突蟾的发现始于2024年一次野外调查中发现的“谜样蝌蚪”。今年4月,研究团队重返百色市乐业县雅长保护区,在原始森林下的岩石溪流中成功采集到9号成年标本。该物种体型娇小,雄性体长仅28.1至31.2毫米,最显著特征为双色虹膜:上半部铜橙色,下半部灰褐色,宛如“自然宝石”。

基因分析显示,雅长掌突蟾与武鸣掌突蟾亲缘最近,但16S rRNA基因遗传距离达6.5%,远高于物种划分阈值,从分子层面确认其为新物种。研究还揭示了喀斯特地区“远亲为邻,近亲远居”的独特分布模式,反映了生境碎片化对物种形成的驱动作用。

目前,雅长掌突蟾仅分布于几条狭窄溪沟中,面临风电、旅游、人工林等潜在威胁。研究团队建议扩大调查范围、加强生境管控、建立监测网络,并推动其纳入红色名录评估,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参与保护这一珍贵的喀斯特特有物种。

来源丨广西日报

编辑丨宁 夏

审核丨蒋西河

监制丨谭丽莹

出品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NpcO9cRLML9Xq1fheSa1g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