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陈丽娜11月8日报道: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由创新与数字化推动的转型速度空前加快。市场日新月异,企业要想成功,需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既守住自己的看家本领,又能灵活适应本地市场变化。
11月7日,索迪斯、乐斯福与米其林三家外资企业的高管齐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富睿玛泽展台,就“致胜中国市场新格局:全球企业的策略洞察”这一主题,展开分享与讨论。
图中左起依次为富睿玛泽中国大陆执行合伙人刘钰涓博士、索迪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韩意莎、乐斯福大中华区总裁杨宏与米其林大中华区总裁叶菲
索迪斯:服务,不止于“吃饱”
索迪斯1966年成立于法国马赛,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餐饮与生活服务供应商之一。今年是该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第30年。这家外资巨头缘何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扎根?
“我们做的,远不止是提供一顿饭。”索迪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韩意莎介绍,他们的核心理念是“不为服务而服务”,而是深度挖掘餐饮场景背后的无限可能,把普通的吃饭场景变成客户心目中的理想体验。
具体如何做?她举了两个例子:在学校,服务人员不只是“打饭阿姨”,而是通过举办有趣的食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在企业,他们会在传统节日等特殊时节推出特色餐饮,用一份暖心餐食满足员工的情感期待,让员工感受到关怀。
韩意莎特别强调,创新必须与可持续双管齐下:“我们在推行环保举措时,一定会同时考虑它能否帮客户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同时还要能控制成本、减少开支。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在的、能够长久坚持下去的。”
乐斯福:从“卖配料”到“造趋势”
世界上每3个面包,就有1个使用乐斯福酵母。面对“如何既适应中国市场又保持品牌本色”的问题,乐斯福大中华区总裁杨宏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品牌的DNA是根,不能丢;但长出的枝叶要适应当地的水土。
“乐斯福的根,就是我们始终能提供全球最顶尖的酵母和配料,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杨宏说,“在中国,我们的独特优势在于‘快’——对这个瞬息万变的食品消费市场,我们必须反应敏捷,不仅要看清今天的潮流,更要能预判明天的趋势,并提前做好准备。”
为此,乐斯福主动实现了角色蜕变——从“配料供应商”升级为“全方位服务伙伴”。他透露了一个新动向:公司即将在上海开设首家产业烘焙中心,通过引入前沿技术,帮助客户实现转型升级,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米其林:用“指南针”应对万变市场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如何航行?米其林大中华区总裁叶菲给出了一个形象的答案:“与其带一张详细却很快会过时的地图,不如带一个可靠的指南针。”
对米其林而言,这个永不过时的“指南针”就是“一切皆可持续”的愿景。在中国,他们将这个愿景落地为一个名为“S.E.E.D”(意为播种)的社会责任战略,聚焦安全、环境和公平三大领域。
叶菲道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一家公司若想在中国赢得未来,光有好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还不够,必须始终带着两种视角看问题。一是“人本”视角,真心关怀用户与社会;二是“地球”视角,对环境和未来负责。
“第八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开放合作的巨大能量。从全球企业在华推进深度本地化布局,到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些正是当前中国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真实缩影。”富睿玛泽中国大陆执行合伙人刘钰涓博士表示,作为全球客户信赖的长期战略伙伴,富睿玛泽致力于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依托全球网络与本土智慧的独特优势,专业的审计、税务与咨询服务,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洞察判断,携手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确定性,开拓可持续增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