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将于9-15号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1万8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是去年的1.5倍,300多家参展单位展出项目600多项高科技产品,参展企业平均创立不超过5年。新闻广播记者蔡贺涓参与了媒体开放日活动并发来报道:
科技农业不但让吃货受益,更让农民脱贫。拇指姑娘“奇异莓”吃起来像猕猴桃,这是北大、牛津双料金融高材生沈镇的创业项目:
“就是小猕猴桃,每一个很萌,他没有毛直接带皮就吃了很方便,维C含量更丰富,今年的销售量5万斤,销售额2万到300万,北京市少有的低收入村门头沟区清水镇,在2到3年内我们可以让我们整个村脱贫!”
科技医疗让儿童减少痛苦。全球首款可以进行颅脑血管3D展现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由华科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联合创始人吴迪介绍说,这款机器人今年年底将拿到注册证进入市场:
“小孩的要用立体定向头架来做,这个手术需要在清醒的状况下,颅骨上有四颗这么粗的钉子非常非常的痛苦,那么有了机器人之后呢就不用在脑子上去拧那个架子,那么临床实验呢我们已经做了有200多例病人。”
科技航天让商用小卫星越来越小,使一箭双星成为可能,遨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指着看起来和铅球差不多大小的电推力器零部件做了对比,这个产品打破了国外对民用电推力器的技术垄断:
“这个是真品,做过实验的,完成同样的工作,他只要携带1/10的燃料就够了,那这样的整星的重量就能降低40%到50%,成本就降低了一半以上。预计是年底上天飞行实验。”
人工智能AI芯片研发无疑是世界最前沿,清华大学团队创立了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迪用现场一个装满类脑芯片的自行车,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类脑芯片已经赶超IBM:
“这就是自行车的大脑,那么我跟他讲说停,它就会停。自主的平衡控制,它会自动做决策来避开障碍物,动态目标追踪。这个芯片在参数上全面超过我们国际竞争对手赶超IBM。计划在明年的第一季度量产我们第三代的类脑芯片。”
中关村管委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博士总结说:
“今年的上半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占全市GDP约1/3,现在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200家,全国领跑领跑世界的技术成果中北京占比达到55.7%。”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创新创业中关村”,扫码提前48小时免费预约现场领票,公众可以参与到主题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