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从小学过的历史都会告诉我们,二战时期日本最终是无条件投降的。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有时候历史是多面性的,那么二战后的日本真的是无条件投降吗?事实的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开罗宣言》中有提及关于二战结束后的事情,当时的“无条件投降”对象是日本。而同样的结论在《波茨坦公告》中,投降对象变成了日本武装部队。这两者自相矛盾,不得不承认,日本到底是不是自愿无条件投降这一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之后,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日本的天皇制度仍然存在。照理来讲,如果日本真的是无条件投降,那么日本的天皇应该难逃被惩罚的命运,而事实来看,日本天皇并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天皇制度也没有改变。很容易看出,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建立在保留原先国家的制度的基础上的,并非我们常人理解的无条件投降。
不仅如此,当时尽管日本战败,但国家仍然有八百万的军队驻守,军队实力还是很强的。如果说真的是无条件投降,那么这八百万的数字的确有些夸大。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很可能是日本和其他国家达成了协议,保留自己国家的部分权力,并且投降认输结束战争。不然这八百万的军队如果交战起来又是一场苦战了。综上所述,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和我们的理解其实并不太一样。日本只是将保留实力的有利条件作为交换来投降的,并非我们后来所说的无条件投降。无条件投降这个词的确有些过度美化当时的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