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十二年后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个神灵,它拥有无远弗届的知觉,

而这知觉又可以细分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阴影。

最近看了些有关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话题,联系起思忖良久的公众号首篇发些什么。又莫名想到当时就是因为沉迷各类科幻小说才把公众号的想法一拖再拖的,不禁手痒想要写写这本《2030·终点镇》(以下简称《终》)。

我的评分居然还略低于平均分

《终》是黑小猫迟卉老师伪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内容呢,不太符合低俗鉴赏家的标准,但也说不上有多郢中白雪。书腰上那句“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终极战斗”简直就是欺诈,书中既没有宏大的战斗场面,也罕少令人体会到决定人类与人工智能命运的终级感。更多的,是听女主角凯玲诉说她与她的故乡终点镇的故事。

如果没发生过那件影响凯玲一生的连环杀人案,终点镇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镇子而已,古旧、传统、面对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又拼命想要追上它的步伐。某些时候,它甚至让我想到如今美国那些铁锈区小城。然而对于凯玲、眼镜、小眼泪包这些经历过那件事的人而言,它就像是过去回忆的坟冢,他们都想逃离这个地方,逃离那个去往被包裹在暗红色布幔房间的下午,逃离那个收集整顶头发和脸皮的杀人魔。有些人做到,有些人没有。凯玲成功了,她离开,她逃到棉城。

可她注定要回来,与当年手法别无二致的案件在终点镇出现。她是那个讲故事的孩子,她是群蝇的皇后。是她的故事给了“蛆虫之王”名字。即使当年的凶手已死,她也无法摆脱梦魇。

我知道自己没疯。

我只是被凝固在了我十二岁那年,凝固在了某个时间,那件事不结束,我就永远无法长大。

书封上介绍了迟卉老师是中国幻想星空奖最佳短篇小说获奖者。实然迟卉老师善于写作短小精致的故事,纸人与小熊、蛆虫之王与群蝇的皇后、凯玲与艾丽、凯文与艾瑞克,每一个角色都丰满而立体,这也让《终》这部中篇小说更像一个个短篇故事通过人工智能这一主题衔接而成。

这种结构方式有优有弊。丰富交错的故事确实让角色增色,但单个事件太多就会冲淡人对主线的把握,反复跳跃的时间更是使难以记忆细节,让小说变得“烧脑”。再加上《终》一书本来就没什么爆点,若不是迟卉老师喷珠噀玉,我可能早就中途放弃了。即使到现在我也认为如果想彻底理解《终》,还是看八遍比较好(嗯,我只看了两遍)。

说到文笔,不得不多提一句。很多人说迟卉老师的文字翻译腔重的受不了,我倒没怎么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个人的翻译腔更重吧。(´-ω-`)

没有眼睛的人追逐着阳光,

没有目标的人寻找希望。

说谎者谈论正义,

手握信念去追逐疯狂。

所以,《终》究竟想要说些什么呢?除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警惕之外,也有对人主体性丧失的担忧,之前看到迟卉老师在创作系列第一部《伪人算法》的立意之中便有人如何剥离自己的人性这一项,想必作为第二部的《终》也是一脉相承。

所谓警惕,诚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它们达到“智能”的方式是什么?所达到的“智能”又是不是人类的智能呢?有许多事还无法明确解答。我们的自大,是否让我们在创造一个神明而不自知。我们把这神明如梵天一般分割,但在超过200毫秒的界限之时,这神明又会如何?

而在剥离人性这一方面,书中的人工智能起到的多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的智能算法分析我们的口味,挑选我们爱看的东西,让我们以为我们的思想才是正确和主流。而在书中,脑桥手术使人共感,使一个人成为另外一个人。而最后的凶手,镇上警察老高的哥哥,正是在人工智能艾丽的引导下才成为了新的“蛆虫之王”。所谓人工智能,真的和其他工具一样,只是我们身体的延伸?还是说,我们在接受人工智能给予我们的便利和“开眼看世界”的同时,也在变得越来越狭隘,把自己从真正的“我”中剥离?

皇后:(看向蛆虫之王)听起来,你用自由收买了一个奴隶。

蛆虫之王:我亲爱的皇后,当自由是被赐予的时候,它和奴役本就没什么区别。

人工智能的未来很广阔,我们不知道的也太多太多。或许书中的一切和我所想的都不过是杞人忧天。不过没关系,答案就快揭晓。

等等吧,十二年后。

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他们有舌头和牙齿,却总是失语。他们有双眼和耳朵,却又盲又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15G013K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