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当国家审计遇上大数据

输入账号和密码,使用模糊查询功能,审计署沈阳办计算机审计处干部张汇通过数据查询,瞬间调出相关电子数据。

这是新时代审计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的一个缩影。

从借助数据可视化方法查阅项目资料,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取证违法违规线索,大数据的应用更加方便了审计署审计业务的开展。

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信息化、数字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回望过去的审计工作,审计署沈阳办计算机审计处处长刘笑宇对大数据和审计工作的结合深有感触。

审计署沈阳办计算机审计处处长刘笑宇介绍大数据审计

1999年,刚刚参加工作不满3年的刘笑宇负责吉林省的项目,出差一个多月。那时各个企业没有管理软件系统,所有账目都是纸质资料,保存在企业的档案室里。一个月中,刘笑宇连跑4座城市,抽调了近20多家企业的数百份资料。每次去下一处工作地点,刘笑宇晚上坐火车,清晨抵达审计现场,又继续投入紧张的审计工作。一个地方的项目告一段落后,他接着又要赶往下一座城市。

如今,电子数据替代了过去的纸质数据,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业务电算化,各个部门的线上业务统一纳入企业的大系统进行管理。

现在的刘笑宇不必再去企业办公楼的档案室了。如果需要数据,他可以直接先做好数据采集工作,梳理业务流程。或者,他也可以调阅审计档案的扫描件,实时查询相关资料。

审计署沈阳办档案室档案员赵梅说,如今审计人员除了阅读纸质档案,通过网络平台调取电子档案的人越来越多了。通过方便调取的电子档案学习,年轻审计干部可以从以往审计发现的问题学习经验。“比如,当时这项审计发现了什么问题,当下被审计项目有没有类似问题,为当下的审计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审计署沈阳办资源环保审计处审计干部暴益铭表示,大数据的应用给审计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是聚焦到某一个问题,现在查的范围更广,是某一类项目存在的某一类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地从成千上万的信息中针对性发现一些违法违规问题线索。这样一来,事后审计便可以成为事中审计,甚至事前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治未病。但是他坦言,目前在数据收集整理方面,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归纳相似信息和剔除无效数据。

刘笑宇对今后大数据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充满期待。目前大数据审计工作正在不断积累和完善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背后的价值将会被体现。未来通过大数据完成审计工作历年趋势的分析,利用历史数据对审计方向进行预测,以及对不同地方审计数据的横向比较,都会成为主流。

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撑。刘笑宇介绍,目前,审计署沈阳办正在推动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着力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及对审计和数据应用都了解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经过在一线审计岗位上的不断沉淀和淘洗,才能培养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大数据审计精英”。刘笑宇鼓励更多青年人走进审计署,同时他也在等待发现更多的大数据审计精英。

来源 | 中青在线

作者 | 中国农业大学 梁铨

编辑 | 青媒新媒体 黄文鑫

团委青年传媒中心 出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16B0XF6I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