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比特币问世的各式虚拟货币,至今已有超过上千种。(东方IC)
一颗面包有价值,是因为摸得到,吃得饱。但货币不同。货币的价值是一种假象。是多数人相信一个政府会实现最终兑现责任的集体信任。所以在「货真价值」这个层次上,所谓的虚拟货币,其实并不比传统货币来得更「虚幻」;当然,也不会更「真实」,可说是半斤八两。
那么,虚拟货币,和我们皮夹里的新台币、美元,或日币之间,又有何不同之处?答案是:管理。
传统货币是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掌控发行和管理,比特币则是去除了所有的集中式管理,经由一套设定好的发行规则,透过网络和所谓的「区块链」技术,来做自我管理,以达到货币真正自由,不受任何单位或政府控管的理想境界。
换句话说,虚拟货币是想炒了各国央行的鱿鱼。
因此,不难想象各国政府对于比特币的风行草偃是如临大敌,严加防范。由于比特币具有无记名、不受监控的特性,使它成为洗钱、贿赂、贪污,和各种不法勾当的天然首选。瑞银投资长Mark Haefele曾经预言:「只需要发生一次比特币资助的恐怖攻击,美国政府就会开始介入,全面整肃比特币市场。」美国联准会委员Jerome Powell也承认,比特币若是广获接纳,长期而言,有可能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但仔细观察世界各国政府态度,却可以发现不少国家都摆出观望姿态,甚至在幕后扮演鼓励和扶植的角色。在欧洲,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各国就针对金融科技(fintech)制定了完善法规,因此虚拟货币在当地的发展一直按部就班,瑞士民众甚至已经可以用比特币来支付大众交通运输工具费用。日本政府在今年4月修改了银行法规,将虚拟货币纳为合法的支付工具之一,而东京更是比特币全球最大交易集散地之一。美国方面,联邦政府始终没有积极管理比特币的打算,反而把政策下放给各州州政府自行订定。
明明应该管,却刻意放手,给予试探空间,各国当局对待比特币的暧昧,凸显出比特币的两面性格:一方面,比特币的初衷,是反政府的;但另一方面,比特币的技术,却又有着极大的开创性,足以改写下一个世代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区块链来说,因为完全弭除了对于第三方清算、支付机构的需求,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因此近来已成为银行业最热门的关键词,开发区块链应用的新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窜起。
而在抢搭比特币热潮问世的1000多种虚拟货币当中,又衍生出了初次代币发行(ICO)这种新筹资管道,让新创业者可以跳过华尔街银行,直接以发行代币的方式来取得资金,颠覆传统创业模式,甚至有机会挑战当今科技业寡头独占市场的现象。
尽管比特币本身因为炒作飙上了不切实际的天价,破灭只是早晚的问题;但就像2000年网络泡沫,或19世纪的美国轨道建设一样,泡沫化有时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紧接而来的,或许会是另一个成熟阶段的开端。
数据源:Investopedia, The Economist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