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浙二创新项目脑洞大开,有望应用到临床

本报讯 能“读懂”呼吸的机器、3D打印高强度人工骨、能检测二氧化碳的针管……一批来自临床医生的创新项目脑洞大开,有望应用到临床。钱江晚报记者从举办此项活动的浙医二院了解到,六个创新项目获奖,主力研究者平均年龄刚刚超过30岁。

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表示,在如今这个创新时代,各种研究成果遍地开花。如何回归到病人本身,并与临床应用相对接,是医疗工作者在创新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能“读懂”呼吸的机器通过无线连接所有呼吸机,连续采集患者呼吸相关波形和参数。并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辅助医生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的调整,让患者的呼吸更协调。该创新项目由临床医学工程部工程师张华青研发。

再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图景:一个骨缺损的患者来到医院,做完各项检查后,一台3D打印机开始运作。经过CT扫描、三维模型重建、材料合成、支架制造等环节,3D打印机为患者个性化定制出独一无二的人工骨。

这是浙医二院骨科严世贵教授团队成员刘安医生在介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人工骨研究”时设想的情景,该项目获得此次创新大赛二等奖。目前,团队已经在兔子的下颌骨上做了实验,效果良好。3D打印人工骨材料通过前期研究测算,可比市面上骨移植物产品便宜50%以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1C04O7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