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女婴在中国诞生,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贺建奎称一共有7对志愿者夫妇参与了此次试验,其中所有的男性均感染了艾滋病毒,而所有女性都没有,但最后只有一对夫妇成功诞下婴儿,也就是露露和娜娜。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短短几个小时,就有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这一行为。
因为这项技术不仅存在着诸多未知的风险,更是有违伦理道德。
其实,早在2013年关于基因编辑的相关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就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但是,直到现在全球的生物科学家们都迟迟不敢将这项技术运用于临床,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脱靶”效应
脱靶”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原本要编辑基因A,但在编辑的同时其他的基因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就会导致其他严重的疾病产生,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是立即可见的。
这也就是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露露和娜娜,可能现在看起来十分健康,但是谁都不能保证,以后这对双胞胎的基因就不会发生变异。
而这对双胞胎也将一辈子都生活在恐惧之下,因为她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将会为这个“天生免疫艾滋病”,付出多大的代价。
然而,以现在的医学水平来说,完全可以将婴儿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控制在1%以内。这也就是说,基因编辑给婴儿带来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婴儿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除了存在诸多未知的风险以外,基因编辑更是有悖伦理道德。
几个月前,已逝的斯蒂芬·霍金就在他的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预言,在未来,富人阶级中将会出现“基因超人“,他们不仅智力和记忆力超群,甚至寿命和身体素质也远超常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超人”,那些因为没有能力进行基因改造的人,则可能因为缺少竞争力而逐渐绝迹,或者变成社会的最底层阶级。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种被改造过的基因也势必会遗传给下一代,那么经过一代一代的遗传,将会对人类的基因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