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6000 多款 App,看我如何搞定她们并将其洗白白

摘要:如今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各式各样的 App 层出不穷,也就产生了优劣之分,相比于普通 App,我们肯定愿意去使用那些良心佳软,但去发现这些 App 并不太容易,本文使用 Scrapy 框架爬取了著名应用下载市场「酷安网」上的 6000 余款 App,通过分析,发现了各个类别领域下的佼佼者,这些 App 堪称真正的良心之作,使用它们将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手机使用体验。

1. 分析背景

1.1. 为什么选择酷安

如果说 GitHub 是程序员的天堂,那么酷安则是手机 App 爱好者们(别称「搞机」爱好者)的天堂,相比于那些传统的手机应用下载市场,酷安有三点特别之处:

第一、可以搜索下载到各种神器、佳软,其他应用下载市场几乎很难找得到。比如之前的文章中说过的终端桌面「Aris」、安卓最强阅读器「静读天下」、RSS 阅读器 「Feedme」 等。

第二、可以找到很多 App 的破解版。我们提倡「为好东西付费」,但是有些 App 很蛋疼,比如「百度网盘」,在这里面就可以找到很多 App 的破解版。

第三、可以找到 App 的历史版本。很多人喜欢用最新版本的 App,一有更新就马上升级,但是现在很多 App 越来越功利、越更新越臃肿、广告满天飞,倒不如回归本源,使用体积小巧、功能精简、无广告的早期版本。

作为一名 App 爱好者,我在酷安上发现了很多不错的 App,越用越感觉自己知道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便想扒一扒这个网站上到底有多少好东西,手动一个个去找肯定是不现实了,自然想到最好的方法——用爬虫来解决,为了实现此目的,最近就学习了一下 Scrapy 爬虫框架,爬取了该网 6000 款左右的 App,通过分析,找到了不同领域下的精品 App,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1.2. 分析内容

总体分析 6000 款 App 的评分、下载量、体积等指标。

根据日常使用功能场景,将 App 划分为:系统工具、资讯阅读、社交娱乐等 10 大类别,筛选出每个类别下的精品 App。

1.3. 分析工具

Python

Scrapy

MongoDB

Pyecharts

Matplotlib

2. 数据抓取

由于酷安手机端 App 设置了反扒措施,使用 Charles 尝试后发现无法抓包, 暂退而求其次,使用 Scrapy 抓取网页端的 App 信息。抓取时期截止到 2018 年 11 月 23日,共计 6086 款 App,共抓取 了 8 个字段信息:App 名称、下载量、评分、评分人数、评论数、关注人数、体积、App 分类标签。

2.1. 目标网站分析

这是我们要抓取的 目标网页,点击翻页可以发现两点有用的信息:

每页显示了 10 条 App 信息,一共有610页,也就是 6100 个左右的 App 。

网页请求是 GET 形式,URL 只有一个页数递增参数,构造翻页非常简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选择抓取哪些信息,可以看到,主页面内显示了 App 名称、下载量、评分等信息,我们再点击 App 图标进入详情页,可以看到提供了更齐全的信息,包括:分类标签、评分人数、关注人数等。由于,我们后续需要对 App 进行分类筛选,故分类标签很有用,所以这里我们选择进入每个 App 主页抓取所需信息指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确定抓取流程了,首先遍历主页面 ,抓取 10 个 App 的详情页 URL,然后详情页再抓取每个 App 的指标,如此遍历下来,我们需要抓取 6000 个左右网页内容,抓取工作量不算小,所以,我们接下来尝试使用 Scrapy 框架进行抓取。

2.2. Scrapy 框架介绍

介绍 Scrapy 框架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 Pyspider 框架,我们之前使用它爬取了

虎嗅网 5 万篇文章

,它是由国内大神编写的一个爬虫利器, Github Star 超过 10K,但是它的整体功能还是相对单薄一些,还有比它更强大的框架么?有的,就是这里要说的 Scrapy 框架,Github Star 超过 30K,是Python 爬虫界使用最广泛的爬虫框架,玩爬虫这个框架必须得会

网上关于 Scrapy 的官方文档和教程很多,这里罗列几个。

Scrapy 中文文档

崔庆才的 Scrapy 专栏

Scrapy 爬拉勾

Scrapy 爬豆瓣电影

Scrapy 框架相对于 Pyspider 相对要复杂一些,有不同的处理模块,项目文件也由好几个程序组成,不同的爬虫模块需要放在不同的程序中去,所以刚开始入门会觉得程序七零八散,容易把人搞晕,建议采取以下思路快速入门 Scrapy:

首先,快速过一下上面的参考教程,了解 Scrapy 的爬虫逻辑和各程序的用途与配合。

接着,看上面两个实操案例,熟悉在 Scrapy 中怎么写爬虫。

最后,找个自己感兴趣的网站作为爬虫项目,遇到不懂的就看教程或者 Google。

这样的学习路径是比较快速而有效的,比一直抠教程不动手要好很多。下面,我们就以酷安网为例,用 Scrapy 来爬取一下。

2.3. 抓取数据

首先要安装好 Scrapy 框架,如果是 Windwos 系统,且已经安装了 Anaconda,那么安装 Scrapy 框架就非常简单,只需打开 Anaconda Prompt 命令窗口,输入下面一句命令即可,会自动帮我们安装好 Scrapy 所有需要安装和依赖的库。

2.3.1. 创建项目

接着,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爬虫项目,所以我们先从根目录切换到需要放置项目的工作路径,比如我这里设置的存放路径为:E:\my_Python\training\kuan,接着继续输入下面一行代码即可创建 kuan 爬虫项目:

执行上面的命令后,就会生成一个名为 kuan 的 scrapy 爬虫项目,包含以下几个文件:

下面,我们需要再 spiders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爬取主程序:kuan.py,接着运行下面两行命令即可:

2.3.2. 声明 item

项目文件创建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爬虫程序了。

首先,需要在 items.py 文件中,预先定义好要爬取的字段信息名称,如下所示:

这里的字段信息就是我们前面在网页中定位的 8 个字段信息,包括:name 表示 App 名称、volume 表示体积、download 表示下载数量。在这里定义好之后,我们在后续的爬取主程序中会利用到这些字段信息。

2.3.3. 爬取主程序

创建好 kuan 项目后,Scrapy 框架会自动生成爬取的部分代码,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在 parse 方法中增加网页抓取的字段解析内容。

打开主页 Dev Tools,找到每项抓取指标的节点位置,然后可以采用 CSS、Xpath、正则等方法进行提取解析,这些方法 Scrapy 都支持,可随意选择,这里我们选用 CSS 语法来定位节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Scrapy 的 CSS 语法和之前我们利用 pyquery 使用的 CSS 语法稍有不同,举几个例子,对比说明一下。

首先,我们定位到第一个 APP 的主页 URL 节点,可以看到 URL 节点位于 class 属性为 的 div 节点下的 a 节点中,其 href 属性就是我们需要的 URL 信息,这里是相对地址,拼接后就是完整的 URL。

接着我们进入酷安详情页,选择 App 名称并进行定位,可以看到 App 名称节点位于 class 属性为 的 p 节点的文本中。

定位到这两个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 CSS 提取字段信息了,这里对比一下常规写法和 Scrapy 中的写法:

可以看到,要获取 href 或者 text 属性,需要用 :: 表示,比如获取 text,则用 ::text。extract_first() 表示提取第一个元素,如果有多个元素,则用 extract() 。接着,我们就可以参照写出 8 个字段信息的解析代码。

首先,我们需要在主页提取 App 的 URL 列表,然后再进入每个 App 的详情页进一步提取 8 个字段信息。

这里,利用 response.urljoin() 方法将提取出的相对 URL 拼接为完整的 URL,然后利用 scrapy.Request() 方法构造每个 App 详情页的请求,这里我们传递两个参数:url 和 callback,url 为详情页 URL,callback 是回调函数,它将主页 URL 请求返回的响应 response 传给专门用来解析字段内容的 parse_url() 方法,如下所示:

这里,单独定义了 get_comment() 和 get_tags() 两个方法.

get_comment() 方法通过正则匹配提取 volume、download、follow、comment 四个字段信息,正则匹配结果如下:

然后利用 result[0]、result[1] 等分别提取出四项信息,以 volume 为例,输出第一页的提取结果:

这样一来,第一页 10 款 App 的所有字段信息都被成功提取出来,然后返回到 yied item 生成器中,我们输出一下它的内容:

2.3.4. 分页爬取

以上,我们爬取了第一页内容,接下去需要遍历爬取全部 610 页的内容,这里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提取翻页的节点信息,然后构造出下一页的请求,然后重复调用 parse 方法进行解析,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解析完最后一页。

第二种是先直接构造出 610 页的 URL 地址,然后批量调用 parse 方法进行解析。

这里,我们分别写出两种方法的解析代码,第一种方法很简单,直接接着 parse 方法继续添加以下几行代码即可:

第二种方法,我们在最开头的 parse() 方法前,定义一个 start_requests() 方法,用来批量生成 610 页的 URL,然后通过 scrapy.Request() 方法中的 callback 参数,传递给下面的 parse() 方法进行解析。

以上就是全部页面的爬取思路,爬取成功后,我们需要存储下来。这里,我面选择存储到 MongoDB 中,不得不说,相比 MySQL,MongoDB 要方便省事很多。

2.3.5. 存储结果

我们在 pipelines.py 程序中,定义数据存储方法,MongoDB 的一些参数,比如地址和数据库名称,需单独存放在 settings.py 设置文件中去,然后在 pipelines 程序中进行调用即可。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 MongoPipeline()存储类,里面定义了几个方法,简单进行一下说明:

from crawler() 是一个类方法,用 @class method 标识,这个方法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获取我们在 settings.py 中设置的这几项参数:

open_spider() 方法主要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在 Spider 开启时,这个方法就会被调用 。

process_item() 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实现插入数据到 MongoDB 中。

完成上述代码以后,输入下面一行命令就可以开始整个爬虫的抓取和存储过程了,单机跑的话,6000 个网页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完成,保持耐心。

这里,还有两点补充:

第一,为了减轻网站压力,我们最好在每个请求之间设置几秒延时,可以在 KuanSpider() 方法开头出,加入以下几行代码:

第二,为了更好监控爬虫程序运行,有必要设置输出日志文件,可以通过 Python 自带的 logging 包实现:

这里的 level 参数表示警告级别,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分别是:DEBUG

添加 datefmt 参数是为了在每条日志前面加具体的时间,这点很有用处。

以上,我们就完成了整个数据的抓取,有了数据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分析,不过这之前还需简单地对数据做一下清洗和处理。

3. 数据清洗处理

首先,我们从 MongoDB 中读取数据并转化为 DataFrame,然后查看一下数据的基本情况。

从 data.head() 输出的前 5 行数据中可以看到,除了 score 列是 float 格式以外,其他列都是 object 文本类型。

comment、download、follow、num_score 这 5 列数据中部分行带有「万」字后缀,需要将字符去掉再转换为数值型;volume 体积列,则分别带有「M」和「K」后缀,为了统一大小,则需将「K」除以 1024,转换为 「M」体积。

整个数据一共有 6086 行 x 8 列,每列均没有缺失值。

df.describe() 方法对 score 列做了基本统计,可以看到,所有 App 的平均得分是 3.9 分(5 分制),最低得分 1.6 分,最高得分 4.8 分。

下面,我们将以上几列文本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代码实现如下:

以上,就完成了几列文本型数据的转换,我们再来查看一下基本情况:

download 列为 App 下载数量,下载量最多的 App 有 5190 万次,最少的为 0 (很少很少),平均下载次数为 14 万次;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信息:

volume 列为 App 体积,体积最大的 App 达到近 300M,体积最小的几乎为 0,平均体积在 18M 左右。

comment 列为 App 评分,评分数最多的达到了 5 万多条,平均有 200 多条。

以上,就完成了基本的数据清洗处理过程,下一期将对这6000多款App进行探索性分析,看看有多少佳软神器你没有使用过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03B0AE7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