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走进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来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我们首先聆听了三位教授的演讲。他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讲解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并且第三位教授带我们了解了人的视觉与机器视觉的对比。从演讲中,我们对中科院、中科大与自动化所有了更深的认识,回顾了中科院的辉煌历史、展望了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知道了目前人工智能的现状——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但已经有了起步的发展与一定的应用,而且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乎我的预料,现今的人工智能并非像电影中说的那样神奇,取代人类仍然遥遥无期;却也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高居世界第一的阿尔法围棋,还是深入生活的扫地机器人,人工智能已然无处不在。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莫捧上天、莫贬入地”是十分贴切的评价。

听完讲座,老师们精心准备好的各种试验室便向我们开放了。

首先是智能识别系统。将人的面部照片录入设备,系统便能够识别此人的脸。初一看令我们大家都惊叹不已:老师录入一位同学的脸,系统便立刻从许多同学中挑出了这位同学。“真是高科技。”我不由赞叹道。除了面部识别,还有步态识别、脸色测心率等,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进行了推广使用。天网恢恢,滴水不漏的更安全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分子影响实验室的内容比较有意思。在一个大暗箱内,用高曝光照相机拍摄一只实验鼠体内的探针发出的荧光,以此来确定它体内探针的位置。由于探针找到的的是癌肿瘤,确定了探针的位置便知道了肿瘤何在,对于早期癌症的预防有重大意义—早确诊早动手术,有很大痊愈的希望。然而却还没成功;其原因在于,荧光在生物体内经过多重折射与散射已经沿不知道什么轨迹传播了,它射出体内的位置并不能使它实际的位置被确定,只能通过核磁共振3D扫描出生物体结构后通过确定各种介质的转播路径来对光路进行解方程计算得出结果。方程的矩阵很病态,几近于无解,这个工作已经被该实验室进行了十余年还没有结果。或许在将来的一天,这个问题可以被解决掉。

中科院的科学气氛是浓厚的。从一台台设备,一本本书,一个个研究生中,都透着科学的精神。严肃又不失活泼,严谨又不失创新,这就是我对中科院的最大印象。没有什么难关是攻不破的,没有什么障碍是不能被逾越的。十年无功仍不放弃,这是坚守;世界先进仍不止步,这是追求。这些,就是中科院在科普之外教给我们的,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精神。

还有一个类脑智能实验室让我耳目一新。那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研制出了一个像是遥控直升飞机的电子机械,它在形态上和普通遥控飞机相差无几,只是略大一些。这个直升飞行器的螺旋桨极为稳定,还能在无人操作之时保持平衡。更厉害的事当实验员老师靠近它时它竟能向与人相反的方向倒退,无论从哪里接近它都能智能地识别并及时做出应有的反应,而且整个过程在完全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做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我们在演示实验完毕后曾近距离地进行观察,在老师的讲授下初步学到了一些累脑模拟的专业知识,对这个技术能力也开始略有见解。这个技术将来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在人工智能繁盛的未来社会必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可以被拿来作为机器人和探测器,成为人类的高级助手和社会工作的主力,我们应当对这方面多加了解,弄清它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参观了人工智能机器鱼实验室。自动化所的两位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机器鱼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构造,还向我们展示了已经事先录制好的机器鱼通电游动的视频。那条黑色的机器鱼由塑料制成,从前至后有十几节,每一节都能自由转动。这条鱼还有两个比较小的侧鳍和一个比较大的尾鳍,颇似真的鳍鱼,它们帮助它使得它有能力按照既定模式和指令正常运行。老师们在现场的水池里演示了机器鱼的运动,部分同学还亲手尝试了机器鱼的操控。我们为这样的人工智能仿生高科技感到惊异,这样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鱼类的生物机能,让我们更好的把这种技能仿制出来,它将来一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社会生产探索中为人们提供助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25B13GB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