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提升成果获取能力,支持深度知识服务,家呼吁进一步推进开放获取

作者:科技日报记者 崔 爽

编辑:段佳

“出版商以前是两头收费,用户发表和下载都需要费用,开放获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知识资源的流动。”“这必然带来利益相关方的阻力,需要权衡如何推动。”围绕开放获取在国内的进展,近日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的开放获取汇报会上,数十位专家围坐探讨,不乏争论。

据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赵艳介绍,开放获取是指不限制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研究的在线访问,这类公开发布内容,用户可以免费阅读、下载、保存、传播。上世纪末起,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开放获取起步,最初针对学术期刊文章,现也包括越来越多的论文、书籍章节和学术专著。

不同于开放获取所主张的“免费获取及不受限制的使用”,赵艳表示,在传统的订购期刊模式下,论文获取权被严格限制,论文著作权被出版社掌握,论文数据挖掘权被出版社垄断而成为它们寻求暴利的新手段和对社会知识利用能力进行“降维打击”的新措施。“公共机构资助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做研究、写论文、参与同行评议和审稿。但在现行期刊出版市场上,学术成果版权归出版社所有,科研机构需要投入高昂的订购费用,再将自己创造的成果买回来。”赵艳说,长此以往,科研投资和贡献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知识需求与获取能力的矛盾持续存在。

开放获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经近千家相关机构制订发布开放获取政策。去年底召开的第十四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明确表示中国支持公共资助项目研究论文立即开放获取。

相关行动目标覆盖我国公共资助项目发表在订购期刊上的所有论文。赵艳表示:“目前,即便是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研究机构,往往也只能订购‘本领域’的部分期刊数据库,难以支持跨学科、战略性、转换型研究。这种知识获取能力严重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研究论文已成为重要数字资源,“研究论文已经完全数字化语义化可计算化,其中任何一个概念、方法、地点、图表、引文等都可以被解析、标注、关联、计算、重组,成为可以深度挖掘和灵活关联的知识大数据,支持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知识发现和知识实验。”赵艳说,因此,实施开放出版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最新科研成果的获取能力,对科研成果的数据挖掘还可以支持深度知识服务,支持与各类感知信息开放互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智能业务与智慧决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开放获取在国内的开展,赵艳建议,有关管理机构需制定相关政策、评价考核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论文开放获取的行动;建立支持我国作者在具有可靠质量控制和合理收费标准的开放出版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资助机制;动员科研人员、科学家支持开放获取;积极参与国际开放获取的各类规划、规则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211G0EBO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