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区块链中的治理模式

前言:区块链的治理模式是区块链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链上治理和链外治理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的模式各有利弊,不同的模式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在蓝狐笔记看来,虽然链上治理弊端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比重会逐步加大,把之前链外治理的经验借鉴过来,通过链上的模式更多照顾各参与方的利益,同时推动网络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的治理模式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来实践和积淀。同时,通过对链上治理和链外治理的了解,蓝狐笔记看到更多的不是它的缺点,而是希望,它在实践中的每一步前进都值得赞赏,虽然一切都不完美,差距很远很远,但它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也是蓝狐笔记一直对区块链有信心的原因。本文作者Matus Steis,来源于medium,由“蓝狐笔记”公众号社群“Lu”翻译。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协议要想进入主流人群采用,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是否有恰当的治理模式。这点很重要,因为良好的治理模式能够让区块链协议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维护其在生态系统内决策的合法性。

治理模式涉及如何做决策,如何使决策合法化,以及生态系统中参与者的权利。通常情况下,这是区块链协议可以自动升级的唯一方式。为了分析不同的治理模式,我们需要研究生态系统中治理模式的目的、治理模式的组成部分以及网络参与者。

在生态系统中,区块链治理需服务三个目标:

1.修复错误和漏洞

2.升级底层技术

3.修复攻击造成的损害

治理模式通常包含两个重要部分:

1.协议规则(通过代码实现)

2.网络激励机制(经济激励)

生态系统中一般有三种网络参与者:

1.矿工——保持网络的运行

2.用户——从网络中获益

3.开发人员——更新网络

简而言之,协议的治理模式旨在确定谁能修改代码。根据西方治理的传统,在决定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未来走向时,用户应该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因此,大多数的治理模式都将尽可能多的权力赋予从网络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参与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两种类型的区块链治理模式:

1.链外治理——为了实施协议的变更,必须达成更广泛的共识,例如以太坊,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会出现硬分支。

2.链上治理——投票权由参与者持有的代币数量决定。

链外治理

比特币

比特币治理模式的重点是在网络参与者之间达成共识,尤其是要在运营全节点的参与者之间建立共识。开发者可以通过BIP(比特币改进建议)协调更新,这是一种链外治理的方式。

矿工构建链,从而以某种方式参与链上的治理。开发人员提交改进,矿工可以决定是否实施。所有这些人都倾向于在比特币生态系统中持有利益,从而获得激励尽其所能地维护比特币生态系统。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开发人员造假。开发人员跟矿工不同,他们并不持有大量比特币,因此,在遭受攻击或者出现疏漏时,开发人员不太可能蒙受损失。此外,他们经常离开比特币开发工作,且创建自己的协议,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碎片化以及出现了大量的比特币替代品。

以太坊

以太坊的治理模式在许多方面都借鉴了比特币的治理模式。开发人员可以通过EIP(以太坊改进建议)进行更新。EIP作为一个基础的应用程序,它让开发人员可以表达他们对代码改进的想法和建议。开发人员整理这些建议并整合方案,之后社区(全节点)就可以进行安装和使用。

但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提案,开发人员必须确保大家达成共识。要达成共识必须先说服矿工和社区成员,让他们知道更新的结果对他们有利。媒体也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强势的参与者。诸如Coindesk这样的新闻网站可以引导社区情绪从而间接参与治理系统。

以太坊基金会对以太坊的治理也产生影响。通过协调协议升级、提供愿景以及管理软件存储库,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然而,链外治理系统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些人连接更多,拥有更大的权力。以太坊治理模式的批评者认为以太坊基金会的权力过大,因为它组织开发人员定期召开会议,它可以决定谁参加。

相比于比特币治理模式来说,以太坊治理模式的优势之一在于它不那么僵化——行使治理模式的重点是协调社交层面的差异,并说服人们站到你这一边。有一些风险是可以确定的,比如在决定生态系统的未来方向时,过度依赖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是个隐患。但是,Vitalik Buterin本人表示,他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弱化自己的角色。

链上治理

链上治理是一种在协议中进行,并通过智能合约对协议进行更新的治理模式。即使全节点运行者什么都不做,它们也会自动升级。与链外治理模式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全节点的权利。

同时,这让“币投”的投票过程也具有了一定的风险性,因为1代币等于1票,这导致持币大户拥有很大的权力。许多专家认为,链上治理会导致模式僵化,而且它的灵活程度不足以满足个体社区的需求。其中一个主要的批评是,编写一个能够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智能合约是非常困难,此外,链上治理模式也没有完全意识到社会共识的重要性。

一些尝试实现链上治理模式的知名项目包括:

达世币

达世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技术,专注于即时和安全的支付。达世币主节点的作用类似于比特币的全节点。它们处理交易,以获得45%的所有区块奖励。

在了解达世币治理模式时,可以说它是一种dDAO,即一种委托式的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这意味着参与者将社区项目的投票权委托给主节点。主节点通过抵押代币资产来证明其在系统中有利益相关性。达世币生态系统中的主节点可以获得投票权,前提是锁定1000个达世币并托管服务节点。1个主节点= 1票。

达世币在一系列投票周期中运转,每一次都有一个明确的区块编号。周期大致是每30天一次。任何社区成员如果想要提交产品更新,可以支付相应的提案费,随之提案将被加上哈希进入区块链中。然后,主节点有30天的时间对提案进行投票。如果该提案的赞成票比反对票多出10%,就认定为通过。目前生态系统中大约有5000个主节点。

Maker Dao

Maker Dao 是一种加密代币抵押型稳定币,它通过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发行,采用抵押债务头寸系统(CDPs),来支撑和稳定Dai(其原生稳定币)的价值。MakerDao中的治理模式通过MKR 代币实施。MKR是在以太坊区块链(与Maker生态系统的其他代币一样)上的一个代币,它对Maker 智能合约具有治理权。MKR持有者可以选取一个有效提案——能编辑Maker平台的智能合约。该提案可以有两种形式:

1.单个有效提案合约(获得批准后只能执行一次,使用后自行删除,不能重复使用)

2.委托提案合约(持续使用root访问)。

黑天鹅事件是这个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对于这种情况,MakerDao的解决方案如下:

MKR持有者对系统进行监管,由此获得费用奖励。然而,他们也是最后的买家。如果系统中的抵押品价值低于现有的Dai,那么MKR就会在公开市场上被创造出来并出售,以筹集额外的抵押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MKR的持有者,促使他们负责任地规范CDPs的参数,而CDP可以用来生成Dai。如果系统失败,遭受损失的是MKR持有者,而不是Dai持有者。

结论

就决策过程而言,链上治理似乎更加稳定、正规和简洁。然而,该领域的许多专家,包括Vlad Zamfir,都认为风险大于回报。链上系统通常比较容易进行博弈,即利用博弈理论框架进行博弈。

在链外治理中,全节点自行决定是否有必要下载和实施更新。自主全节点的存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制衡。在链上治理中,全节点遵循治理流程中的决策。如果链上治理过程失败,即出现了对协议有害的更新,那么所有全节点都不得不将付诸实施,最后导致整个网络处于危险之中。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构成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通往区块链的新世界:关注“蓝狐笔记”区块链公众号:lanhubiji

或加入蓝狐笔记的知识星球:https://t.zsxq.com/iaQNnIq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219A0KSC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