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2019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展演活动人工智能项目——项目指南

威盛公益教育

掌握数字技术,走向信息时代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活动时间】

2018年8月18日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生体育馆

【活动项目】

本次活动包括人工智能创作赛项目和无人驾驶对抗赛项目。

【报名】

本次活动以团队或个人形式报名,如组队参加活动,人工智能创作赛项目每支队伍最多包含3名学生,可包含一名指导教师(建议以外形结构、逻辑编程、作品策划等进行分工);无人驾驶对抗赛项目最多包含2名学生,可包含一名指导教师。

人工智能创作赛项目

【活动主题】

智能工艺小助手

人工智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很多的工艺程序都可以通过智能机器来完成,比如送快递,目前已有无人仓库,从包裹入库,存储,到包裹的包装,分拣,全部都用智能机器人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还有智能手机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解锁,语音识别搜索,智能对话,智能推荐、智能控制等等。在传统生产生活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解放了人类的双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请你发挥你的创造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一个可以替你完成某项任务的智能小助手吧!

本次活动要求选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制作作品。作品围绕智能工艺小助手为核心主题,结合创新设计理念、各种软硬件资源等,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

所有选手的作品必须加入活动当天现场公布的图像识别元器件,并通过该元器件实现图像识别功能(请选手自备摄像头),包括颜色识别、形状识别及自定义模板识别,活动当天现场公布其中一个功能作为必要功能进行考察,所有作品必须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注意:

1.颜色识别范围为红色、黄色、绿色

2.形状识别范围为圆形、矩形、三角形

建议选手在练习过程中使用纯色平面图形。

【活动流程】

作品调试阶段

活动开始前现场公布一项图像识别任务为考察项目,选手在调试作品时需要将相应的功能加入作品中并实现。

选手需在指定时间段内调试完成符合活动要求的展示作品。

作品展示阶段

选手需到指定区域对已制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

作品评审阶段

作品评审会分为初审与复审:

初审阶段

参赛选手会被分成两个组别(组别由现场抽签决定),评委将选择15支队伍进入复审阶段。

复审阶段:

进入复审阶段选手会重新进行评审,由现场裁判共同评审并打出最终分数,以评选出最终获奖选手。

评审阶段(初审、复审)包含过程评审、答辩评审两部分

过程评审:

作品调试期间的任意环节都在评委审核过程中;

答辩评审:

选手在答辩过程中需要向评委完整的演示作品的功能。

注:答辩时间为3分钟,其中作品演示阶段2分钟,评委评审时间为1分钟,因现场有计时系统,若超时将直接进入下一环节,请选手们合理安排时间。

【作品要求】

1、作品需要选手提前制作完成,携带完整作品进场。

2、参加活动的队伍,需于8月10前向活动组委会提供相关资料,包含作品展示PPT(模板见官网)、作品说明表等资料,评委会依照上述资料判定作品真实性、技术性、应用性等几方面问题,此项评审分数将计算在总评分表内。

3、 作品需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应用完成作品制作。

4、 作品需融入选手独特的想法及创意。最终完成一件自己的智能工艺小助手作品。

5、 选手需自行保留其参赛作品及源文件(工程文件),以便作为总决赛阶段评选参考信息。

6、 作品需拥有完整外观且电路不能外露(因特殊原因,如功能需要必须外露天线,则裁判会视情况予以放宽要求),使用外观材料为环保材料,符合一般审美要求。若违反规定将视情节严重予以扣分。

7、 作品须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8、 选手必须使用组委会指定硬件作为主控板,外观必须符合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9、 活动期间指导老师不得进入场地内协助选手调试作品,同时选手也不可离开指定区域。

10、 作品尺寸最大不得超过50cm*50cm*50cm;如尺寸超出将视情况予以扣分。

【评审标准】

创新性(30%)

作品符合主题要求,且和已有产品相对比具有创新性。选手能根据现有的软硬件,结合独特的设计理念,最终完成一件智能工艺小助手作品。

技术性(30%)

技术使用合理,可实现赛事主题规定的人工智能相关功能,同时保证作品能达到预想功能,且此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实用性。

艺术性(25%)

参赛作品需拥有完整外观且电路不能外露,符合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色彩搭配、结构设计合理。同时,作品需体现智能工艺助手,能通过对外观的美化提升作品的表现形式。

完整性(15%)

选手需保证所提交文件内容完整、思路清晰,选手可通过该方案详细阐述作品的功能及实用性。

无人驾驶对抗赛项目

【比赛主题】

无人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对抗赛通过培养青少年的编程思维、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选手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

赛事将围绕自动行驶、自动避障、自动停车、路标识别等多项无人驾驶技术设置比赛规则,让选手能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无人驾驶的概念及技术要点,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人才。

【比赛地图】

比赛地图将于比赛现场公布。

【参赛车辆要求】

1. 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参赛车辆的设计组装,并编写程序完成相应的任务;

2. 参赛车辆大小规定为:宽度10-15cm,长度20-25cm;

3.无人车需设计有完整的外壳及底盘结构,车轮为四轮,转向硬件不做限制;

4. 无人车行驶工作需依靠摄像头识别完成,不可通过红外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延时模块等替代操作,不可使用云端,参赛车辆需使用电池提供动力。

【任务说明】

无人驾驶对抗项目包括两个任务,所有车辆均需要参加两个任务。

任务一

比赛现场公布地图,无人车需要在起点准确识别出规定的任务图片,并需要无人车将该图片从起点推送到指定范围内。

人物图片由选手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从下面四张图中选取。

任务二

比赛现场公布地图及路标,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准确识出地图中的路标并且车辆需要完成图标对应的动作。(路标及对应的动作见附件二)

注:现场地图共有四个不同的终点,任务一中的四张图片分别对应挑战赛中的四个终点,选手在任务一抽取的图片同时也决定了任务二需要抵达的终点。

1.图片A 终点A

2.图片B 终点B

3.图片C 终点C

4.图片D 终点D

【评审标准】

无人驾驶对抗赛项目满分100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扣除或增加相应分数,如车辆在在运行过程中冲出跑道,则本次比赛结束,并以冲出跑道的位置为终点进行分数核算。

【活动物料】

1.基本工具类:全国组委会提供(详见附件一)

2.元器件、笔记本电脑、网络及其它物料:由参赛队伍自行携带;

【活动注意事项】

2.活动现场组委会不提供备用元器件,如需备件,请选手自行准备。

3.为保证活动的公平性,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按照真实年龄提交作品。如在作品评选过程中发现有虚报年龄或组别行为者,一经组委会确认,将取消其参加活动的资格。

4.活动期间不得利用网络等相关手段与外界进行联系或寻求帮助,一经发现将取消参加活动的资格。

5.作品必须由选手独立完成,选手在提交作品前需承认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手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如因此引起任何相关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加活动及获奖资格。

6.禁止以更改作品名称、创作团队等方式,参加活动,经组委会确认,将取消其活动资格。

7.未经组委会同意,选手不得将活动作品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如因此引起任何相关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选手本人承担。

8.选手需处理好活动作品提交前的保密问题,并确保该作品在活动前未公开发表展示或参加其它活动(校级以上),一经发现上述行为将立即取消选手的参加活动及获奖资格。

9.选手需保证其活动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不触犯国家政策法律规定,不涉及色情、暴力等其他违反道德规范的内容。如因此引起的任何相关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加活动及获奖资格。

10.组委会充分尊重选手参赛作品版权,对于参加活动入围作品、获奖作品,其作品使用权和版权归主、承办方和原作者共同所有。

11.对于所有参加活动的作品,一经参加活动将视为选手同意组委会拥有其参加活动作品的使用权,组委会可以任何形式将参加活动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12.选手一经提交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赛事相关规定与条款。

13.本项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全国组委会所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03A0IMV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