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2001到3500年,来自虚拟现实的未来简史

翟振明: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

以下时间表引自翟振明教授在《哲学研究》2001年6月号的《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一文

第一阶段: 从感觉的复制或合成到赛博空间中的浸蕴体验。

2001年:眼镜式三维图像荧光屏再加上立体声耳机被装在头盔上, 用无线电波与计算 机接通 。

2008年:人们戴上传感手套后手臂、手掌、手指的动态形像在眼镜式荧光屏上出现, 代替触盘和光标 。

2015年:传感手套获得双向功能, 根据计算机的指令给手掌及手指提供刺激产生触觉; 视觉触觉协调再加立体声效果配合, 赛博空间初步形成。

2035年:压力传感手套扩展至压力传感紧身服, 人的身体的视界内部分的自我动态形 像在赛博空间中重现。人们感觉到自身进入了赛博空间, 此空间以自己的视界原点为中心。

2037年:传感行走履带或类似的设施与人的两腿相接从而给计算机传送人的行走信号,从而给 “不出门而走遍天下”创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 。

2040年:整个人体的动态立体形像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形像相互作用, 由此产生相应的五官感觉输入。

2050年:录触机进入实用阶段, 利用压力传感服等装备人们可以录制、重放触觉。

2060年:赛博空间与互联网结合, 上网即进入赛博空间, 与其他上网的人进行感觉、 感情的交流, 远方的恋人可以相互拥抱。

2070年:通过编程控制, 人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形像及环境的氛围, 改变 感觉的强度 。

2080年:通过感觉放大或重整, 人际交往的内容、感情交流的方式得到巨大的充实、 改善。

2090年:在赛博空间中的交往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主要方式。

第二阶段: 从感觉传递的交往过程到遥距操作的物理过程。

2100年:遥距通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 浸蕴在赛博空间的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由远方机器人提供刺激源。

2150年:机器人不但给远方的浸蕴者提供感官刺激界面 ,而且重复浸蕴者的动作主动向 遇到的物体或生命体施加动作 ,完成浸蕴者想要完成的任务。

2180年:遥距操作发展到集体合作的阶段: 由不同的浸蕴者控制的机器人替身一起完成复杂的室内或户外作业 。

2200年:遍布全球的机器人替身可与任何浸蕴操作者一一接通。人们毋需物理上的旅行就可到达各个地方, 完成各种工、农、商业的任务。

2250年:机器人分成不同大小和马力的等级, 浸蕴者可在这些不同等级的替身之间自动换档连接, 根据需要而达到功率或动作的放大或缩小。

2300年: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在虚拟实在中进行 。在其基础部分进行遥距操作 ,维持生计 ;在其扩展部分进行艺术创造 、人际交往 ,丰富人生意义 ,通过编程改变世界的面貌 。

2600年:在虚拟实在中生活的我们的后代把我们今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当作文明的史 前史 ,并在日常生活中忘却这个史前史 。

3000年:史学家们把2001年至2600年当作人类正史的创世纪阶段, 而史前史的故事成 为他们寻根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 。

3500年:人们开始创造新一轮的虚拟实在⋯⋯

我们的下一代马上就要集体移民到虚拟世界里面了,面对未来的人权,法律,伦理等问题,人类会懵圈吗?

我现在在中山大学以及另外一所大学,全职搞虚拟现实与物联网的整合。VR有些人觉得,就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其实不是,VR是虚拟现实,它可以和人工智能结合,也可以完全不和它沾边。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和虚拟现实也是两个东西。我的实验室,还有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都基于这样一个理解:虚拟现实VR和物联网叫IOT,是要整在一起的,它就变成ER 叫Expanded Reality,叫扩展现实。

讲到人工智能,大家现在比较恐慌,Alpha Go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的冠军,一个个、一次次、打败了我们人类的冠军。有人说这只狗可不是一般的狗,是不是要把我们人类征服了?现在就是征服了,但是在我看来,这种东西是计算机最擅长的。觉得它会征服我们,Alpha Go征服了李世石或者柯洁,不是机器征服了他,而是我们集体智慧、技术、电脑专家们、人工智能专家们联合起来,集体的智慧征服了某个人而已。

其实是我们一开始没想好,人工智能它的特点在哪,人类智能在哪。

无论如何很多人觉得受到威胁了。

第一个威胁觉得是我们人类,以后还有工作干吗?没工作干在担心。但是我说过一句话叫做,人工智能做的是减法,所谓减法就是解放我们的脑力劳动。简单地理解为,脑力劳动自动化,减法就是把我们的活给减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把我们的体力劳动给解放了、减掉了,从我们身上给剥离出去了。人工智能,脑力劳动自动化,把我们原来觉得只有我们的智力,我们的脑力劳动这一块东西,也给剥离出去了,是不是减法呢?

我们不用干活,我们不用为我们的生存去干活去劳动,那我们人类的活动只剩一块,就是按照我们人类的本性,发挥我们本来的潜力。

如果审美是为了最后提高生产力的话,那就是假审美,我们审美就是为了美本身,那是真审美。

所有这些东西,还有我们哲学思辨,对世界宇宙规律的认知,除了转化成技术是它的一大功能,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对于科学家本身来说,就是对宇宙的把握本身,读这本天书就是最大的价值。包括追求对世界的认识、创造、审美等等,发挥我们人的潜能的东西,那叫内在价值。所以我们的生活是为了扩充它,那就到了VR 或者我叫做ER,ER加IOT 人工智能,它的减法做得很好,我们不要担心。

我和美国的量子物理学家,一起研究了多少年,讨论多少年,得出个结论,用我们现在图灵机或者叫冯•诺依曼机,是做不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机器来的,它都是客体,都是工具性的。所以想想看,我们做个虚拟现实,现在这个图,左边让人戴着头盔,那是虚拟现实VR,他在叫;右边那个电脑,也许喇叭发出来的声音和人一样,但是你觉得右边电脑上真的有VR吗?没有,它缺少的是什么?不管再复杂的人工智能,整个Alpha Go 、Alpha猫,全接到头盔后边去,头盔带上去会有VR吗?有虚拟世界吗?没有,因为那边没有自我意识,而这边一个人他会叫,那是我们知道他有体验到什么东西,我们试试看他是有的,我有他也有,我有它没有,电脑是没有的。

这一点什么时候才有可能改变?只有量子力学作为设计原理,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图灵机是没有的,所以这东西是要分开的。人工智能,再多的电脑,再复杂的电脑,它也不会产生自我意识。这一点没区分开的话,我们就会误入歧途,这个图就说明了,AI是现在这种数字计算机。

自我意识包括我们的自由意志,包括我们的情感等等东西,是怎么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这不一样,但是到底是什么造成它的不一样,现在人类知识的所有方面,没有一个知道最后根据是什么。完了以后我们就去把它搞人脑整合,像马斯克去做这种事情,就非常危险了。因为他觉得人工智能对我们有威胁,那我们怎么对付它呢?

刚才讲的那种威胁,说我们自己整成比它还牛,还人工智能,作为我的智力的扩大,这样不就可以对付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威胁了吗?但是马斯克做这东西,在我看来,不知道是比人工智能威胁大多少倍!因为脑机融合,我们不知道它的后果。我们不要想当然觉得接上去就延伸了,有可能在某个地方一碰,我们自我意识没有了,我们人就变成机器了。还有一种可能,自我意识还存在,但是接上去以后,外来的控制信号,非常容易控制我,给某个人一控制,那就非常危险。每个个体的自主性,他的基本权利,就容易受到威胁。

所以我说人机关联,一定要遵循这三条不对称原则,非对称原则,什么意思呢?客体就是对象世界,电脑就叫客体,主体就是有自由意志的我们要分开。信息,就是让你认知,帮助你认知的东西叫信息。还有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不是帮助你认知,而是让你动起来做动作的,我们就要把这个分开,事实上它们混在一起,所以特别要分开它。

第一条从客体到主体,这个方向信息越畅通越好,我们要认知世界,但是从外边来的控制信号不让它进来;

第二条从主体到客体这个方向,控制信号越畅通越好,我要控制外界,那就是我的工具,我是主体,但是信息我不让人知道的叫隐私,就要越封闭越好,越不畅通越好;

第三条以上两条要进行调整,松动的话谁来做决定?这个主体本身做决定,外界任何东西不能压倒性地做决定,它要做个第一决定者。

三条不对称原则,在我看来是为了保证这种人机互动、人机互联、人机融合,还有VR、ER技术,不至于走向毁灭人类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20年前的预言,这样的话就可以回到讲虚拟现实了,讲到虚拟现实,下边的技术牛一般都会接话茬。我会说到未来的虚拟现实,头盔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轻便。他们就说了,不用,以后哪还有什么头盔,电极直接就插脑子了,和马斯克讲的脑机融合是一个思路,危险吧?马斯克能不能做成不知道,但这个比它更危险。我是做VR的人,说VR比它更危险,这不是自己在搞自己嘛,搞什么事情啊?我作为一个哲学教授,我做的是为了把这个技术的,危险的边界展示给人看,让人警惕,不要再走过这一步,是这样一个功能。

二十年前我就写了一本书,专门讨论虚拟现实的各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和笛卡尔的《沉思》差不多的东西,思想实验有一大串,前几年就变成我的十几个专利脚本。现在申请到好几个,我的实验室就根据那些东西来的,思想实验变成了真正的专利。

你看,就是我20年前写的,当时没有头盔,我已经自己用手把它画出来,设计出来了,里边还有很多技术设计。我当时就预言,什么叫预言,我说不是真的预言,只是为了说明技术迭代,它的先后顺序,我就写了一大串。现在你看,这是其中取下来的几部分,从过去20年基本上对上了,你仔细看看就知道。

我说2008年电脑的鼠标、键盘会消失,那时候iPad出来了。我预言2015年皮肤的双项功能出现,检测我们身体的动作捕捉功能,还有给我们刺激的功能,人造皮肤就会有这种双向功能,刚好是在同一年 2015年,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都宣布,他们制造出了样本。当然我说到未来多少年,都是以这种方式,技术迭代的顺序都差不多。

现在我自己做实验室,改装头盔,重新做软件,我自己编代码,做硬件等等。有些公司把我这些实现出来做一个无缝穿越体验。就是戴上去看到的是现场,之后就穿越,电脑整进虚拟世界 ,无缝地接上去。因为他刚戴上去看到的是现实,不是虚拟,后来慢慢整进去,在太空,在北京,我在广州,他穿越到广州,到纽约,回来太空转一圈,回到中山大学校园驶进去。从一楼还看到活的保安,不是电脑造的保安,实验室在六楼,之后就穿越上去,还没摘头盔,发觉回到实验室了。咦,后来眨眼一看,果然就在实验室,这叫无缝穿越,已经做出来。

现在很多公司就要和我合作,用我的技术,这就是VR加IOT造成的,这种叫ER 扩展现实,就是这样一个模型,我就是为了展示无缝穿越。VR的老总、大公司CTO、华为的那些高级研究人员都分不清。不知道哪里进去出来的,这样危险不危险?

第一个危险是刚刚讲的,有人要把它直接接入脑子,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第二危险,就是边界的抹掉,故意让你不知道在哪里,我现在告诉你,还让你签这个承诺书呢。靠这个东西来糊弄人,控制人,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哪是哪,你可以编,你可以让人进行思维控制,这是非常好用的东西。

所以在ER里边,我现在把它做出来有七部分,现在只展示了四部分。人替就是我的人在里边的形象;人摹就是电脑造出来的假人,其实没有戴头盔的人在后边跟它对应;物摹就是physicon,物摹就是我们人造出来的山山水水,里边造出来的东西,但是没有外边对应的;还有一个叫物替,物替就是有个东西,为了操纵物理世界造成一个对应物;还有个人替摹,这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搞进去的地方,这不是脑机融合,而是在虚拟世界里做一个我,形象可以搞出来,没有形象也可以,就是来对付所有社会上来弄我的人,我在反制他,这就是人替摹,我设计完以后,就有这些东西。

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有哪些重要的问题原来只有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各种学者才思考的,而我们现在每个人都非面对不可呢?

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我们要做什么?这样的世界并不遥远。你们的孩子在玩一款游戏叫我的世界吗?你在玩 Minecraft吗?小孩子几乎都在玩,一联网,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那里聚会。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当成是被抛弃的一代,我们是最后一代还没进去的人,被他们给甩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Minecraft 有那么多小朋友在玩的东西,接上这个IOT就是物联网,它在里面控制所有其它东西不出来,他还会出来吗?不会,就这么小小的东西戴着。所以VR根本就不是应用到哪个行业的问题,它就变成覆盖所有东西,只要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听觉,触觉现在还没来,触觉来就更厉害了。好,听觉、触觉、视觉、三个搞定以后,其它就不用管,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一切了。

这样的世界,我当时的预言就有,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呢?就要预先注入人文理性,要有造世伦理学。就这个概念,人文理性是什么呢?把我们人的价值,就是普遍价值,不是你的偏好,我是穆斯林,你是基督教,我是佛教徒,在里面价值观打仗不行。

我们要把最普遍的人类必须要遵循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要预先注入这种未来世界,否则,我们就完蛋了。最根本的是三条不对称原理,其它还有什么?

知情权,比如我在这里,我被弄到虚拟世界里,人类整个又没有移民进去,有一边在这,主要功能还在这,我被弄进去,我以为我还在这个现实世界,现在已经做到,因为以后我实验做到抹掉界线了。如果你没被告知,就给忽悠到这个虚拟世界里去,你还不知道,这就是对人的权利最大的侵犯,这是非常危险的。

隐私权,整个世界是网联的,任何地方都无处不在,大家在这里,我在这里,但是把我隐身起来,你在说什么话我能听见,你看不见我。隐私权和隐秘权,你自己可以把自己隐身起来,但是别人的隐私你可以听,这个怎么处理。还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版本的你的替身,在这个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不同的虚拟世界,有不同的社会面目,但是你只有一个主体,到时候法律和伦理如何?你是妇女、还是儿童、还是老人?

如果在虚拟世界,我在那里的身份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一个十四岁小女孩在那里边是个老头,有人控告说有个性侵犯罪,老头侵犯了小女孩,后来告到这个世界上一看,谁侵犯谁呢?蒙圈。这个问题大吧?

法律与伦理,几年前VR没火的时候,洪堡大学法学院就请我去讲,说这种世界,你想象的世界到来之后,我们的德国的宪法要怎么修改,才有可能去对付它?人与物的界限不知道在哪划分,国界概念有可能没了,国家主权都不知道怎么弄。个人、机器与集体的界限怎么划分,身体与心,意图与后果的区分在哪里?等等一大堆问题,我们怎么去面对。

以前只有哲学家从柏拉图开始,康德,笛卡尔,罗素那些人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人文理性, 一定要是鲜活的人文理性。艺术家们,人类思想家们,活动家们,我们先要把虚拟世界这些东西,人文理性先输入进去,等它来以后,才不会把我们所有人,变成机器,变成工具。这样的话,我们迎接这个虚拟世界的到来,我们就有信心了,就可以往前一步一步的迈进了,就可以穿越了!

【CC演讲】孔祥战:拥抱机器人新时代

【CC演讲】彭顺丰:让生命在数字化世界中“永生”

【CC演讲】廖洪恩:裸眼3D呈现未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09A0S3O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