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带来了太大的影响,印刷术导致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带来了超空间传播力,影视技术带来了镜像传播力,网络技术带来了全球传播力,手机技术带来了贴身传播力。
在融媒体时代,不能仅靠一支笔、一张纸或一个录音笔、一台摄像机完成深度报道,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与更新的理念。
第一,手机记者新应用改革了专业化生产。手机记者应用,主要针对报业记者以及有一定新闻敏感的用户,通过简洁式的运用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视频发布、文字发布、图片发布。
手机发布的生产方式加入到专业化新闻生产中有两个结果,一是专业化记者的时效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缓解,二是使得新闻生产中内容提供者更加多元化,新闻线人不仅是先前专业媒体机构新闻线索的提供者,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和制作中。
第二,“全民评论”革新了舆论引导方式。美国最近推出一个全新应用,叫ShoutAbout。该应用基于用户一些需求,如看到强拆、失独等新闻事件后,愿用户一些需求,如看到强拆、失独等新闻事件后,愿意发表评论。
它让用户不仅可以“看新闻",还能“参与新闻”。比方说,讨论美国枪支案件,只要你安装了这个应用,就可以一键进入国防部的网站与奥巴马进行讨论,甚至发起请愿行动。
第三,信息的“云端存取”。2016年,云端存取的数额将占到数据存取的2/3,未来信息的存取将由传统的数据中心移到云端存取中心。对新闻媒体来讲,主要意味着媒介竞争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媒介“独家报道”之争,未来则转向“独家阐释”竞争之争。
从理论上讲,不管是专业记者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从云端提取信息,信息获得的时差已经接近于零。因此,先前独家报道的时效性已经不再是媒介竞争的关键点,对独家信息的整合、阐释和独到的看法将成为未来媒体竞争的立身之本。
第四,“大数据”时代的深度挖掘。未来的深度报道将是全息影像的采写方式。过去对深度报道采写比如以民族、中的数据分类更基于普通的分类方式,性别、地域、年龄、收入等简单线条划分。
而“大数据”时代贡献了更多数据,比如用户的表情、爱好、评论、转发以及各种沉淀在数据池中的数据、线索,媒体记者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对关联信息之间进行深度调查、逻辑推理、信息互证等,以此还原事件本来面目。未来,不懂大数据就无法做出漂亮的深度报道。
第五,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化操作”。过去的纸媒记者都用专业化设备拍摄,但是2012年美国桑迪飓风之后,《时代》周刊率先利用instagram,摄像记者、图片记者到了现场之后,首先拿手机通过“点击拍摄”的方式第一时间将手机图片回传数据库,很快增加了《时代》周刊在instagram上的粉丝量,扩大了网络影响力。
另外,因为率先网络发布,其图片的时效性非常强,大量图片被其他媒体引用,包括《时代》周刊的封面也破天荒地采用了手机拍摄的画面。过去,这种非专业化的操作是不被接受的,但如今专业人士却越来越多地容纳这种非专业化的操作方式,以应新媒体的新发展。
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就是由PC端转向移动端。手机互联网用户早在2012年就全面超过PC互联网用户。为了适应移动中的受众需求,未来深度报道在“呈现”方式上也有新的要求。
深度新闻可以采用“结构化数据”的新写法,它是人工编辑加机器计算手法相结合的新型写作形式,以关键词评论加上导语、图片、链接,使之更适合微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