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关于“思考”的散谈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许巍的歌伴随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那段无忌的美好时光,就如同一个儿时的玩伴。

独生子女的一代,在最“热血热场热”的年纪,也遇见了“逐梦音乐”的西安少年,宣泄着各种不羁。

慢慢地,岁月蚕食着年少的荷尔蒙。

如果说到“魔岩三杰”,听者多以为你是个摇滚迷。

中国香港红磡之后,窦唯成仙儿了,张楚死了,何勇疯了…..

就在大家感觉大陆的摇滚乐迎来喷薄的时候,一切变得那么沉静,转入了地下。

许巍的迷幻摇滚,高晓松的校园民谣,开始了另一个轮回。

之后,是朴树,一个执拗的天蝎男孩儿。

某日,见到多年老友,不期间,添了两枚公主,小家伙灵动的眼睛中透着凤之乡的灵气,肉肉的脸庞,笑时若隐若现的两个小酒窝,歪着脑袋,冲天揪的小辫儿。初见时,眼里噙着泪水,哼哼着,似乎在抱怨着什么,见到礼物时,不忘说声谢谢。

想起多年前的一位小朋友,两岁,妈妈是教师,第一次见面时,扑闪着两只大眼睛,既好奇想跟我聊天,又不知道怎么跟我说话。

妈妈鼓励她:妞妞,叔叔第一次来,又给你带了毛绒熊礼物,你该怎么谢谢叔叔?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奶声奶气里蹦出一句很正式的问候语,直接把我楞倒了。

孩子,尤其在孩子那双黑黝黝的眼眸里,你能看到一种感动,看到一种责任,一种不忍让她们受委屈的责任,一种愿意为他们赴汤蹈火的勇气。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同样的话,隔几天,面对同样的人,又重复地说一遍。

记得某人说,絮叨,意味着老了。好吧,今天的话,不知算不算絮叨。如果是,大家就看看我“炒现饭”的手艺怎么样。

现在能在电脑或手机前看新闻的,八成年龄在五十岁以内了。别管承不承认,以前,都是老一辈人给小辈儿传点什么经验。现在,不是了,多是年轻人给年老的人讲解外面的故事了。2000年左右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说进入了“信息时代”。如果没记错,那时的纸媒体开始了一轮新的喷发,各类时事、评论报纸杂志以及电视里的新闻时事、评论开始抢夺人们的注意力。只不过,媒体的工具比较单一,直至互联网的出现,彻底引爆了“信息爆炸”。

一直在说,技术的革新意味着时代的革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洞彻了自然的发展史。说到这里,笔者有三重角度的理解,大家一起分享:

一,就社会而言,技术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核心还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里程碑的事件是二战时期“加密”技术的诞生。后期的发展其实就是在沿着“算法”在做文章,于是就开始“源代码”。无论是DOS系统的诞生和衰落,还是先微软的崛起,以及现在IOS们的诞生,究其本质来讲,人类开始自己给自己编造了一门世界语言----计算机语言。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语言,那么,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就需要一种新的语言。所以,在我们不得不被技术“裹挟”的时代里,一个人要想有个好的发展,至少掌握三门语言:母语,第二语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又因为计算机语言的基础是基于数学和英语,所以,非英语区的人,英语成为一种必学语言。别不服气,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进而在此基础上发展。

二,就个人而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发展也意味着某种妥协和坚持。所不同的是每个人选择的方向和禀赋了。无论怎么解释或包装,每个人的发展都逃不开一个词语“教育”,这里的意思不单单指的是来自学校的老师,还有来自家庭的父母。别逃避,正视这个问题,不夸大也不忽略。仰视意味着畏惧,俯视意味着忽视,那不妨“正视”这个问题。

笔者原来的想法是当一名老师,可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怎么能给别人当老师呢?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一个人的成长,得遇名师指点,乃人生一大快事。反过来问问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朋友,大学学到了什么?这里,我们不妨把问题收回来,别显得那么尖锐和尴尬。什么是学习?怎么学?为什么学?想过这个问题么?或许,这个问题不是用来想的,是用来“思考”的。想是想不出个所以然的,思考,才行。思考的基础是什么?基于什么基础上的思考?思考的基础的所有的素材,简称两个字:历史。如果说“历史”这个词有点大,就改个熟悉点的词,叫“所见所闻”。历史,这个词,有时间和空间的纵深感。这是这种纵深感,才会给思考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所见所闻,是对素材的横向的边界,思考是对素材纵向上的探视。

上面这一段话,是“思考”技术的基础。思考的技术是可以拆分的,也是可以量化的。不同的是,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思考”的技术,或者思考的逻辑。如果说“思考的逻辑”有“演绎”的成分,那么“思考的技术”就是“思考”的角度和程度了。思考的目的就是“演绎”的方向,“技术”就是方法。所以,可以得出个结论,思考是要讲究方向和方法。

思考,这个事,个人感觉,人人都会,但未必人人知道怎么回事。很多人都是根据“结果”来不断强化个人“思考”的对错,却忽视了“思考”是没有对错的,有的只是“适度”。大多数人所谓的思考,站在某个角度来看,充其量不过算得上是“想念问题”而已。意识的觉醒,佛家讲悟,道家讲道,儒家讲觉。而这三家实际在讲一个问题: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猜算是“意识的觉醒”。站在这个角度或立场,看看好莱坞的大片,尤其诺兰(这是个比较典型的喜欢输出思考的家伙)的电影。

就个人的话,读书、学习的终极目的实际上就是“认识自己”。其他的,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周围的环境,无论舆论环境还是生活环境,还是自己的内心,相信会有个新的认识。写到这里,猛然想起在某所小学门口看到一副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向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貌似是这么一句,时间久了,忘个七七八八了。)

三,就环境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绝逼是个真理了,毋庸置疑的。唯一的担心,就是应用最新科技的人要做什么了。如果是自然环境,那就更妙了。我们古人有句话:观天地而有所得。《易经•系辞》就是孔老夫子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对“自然符号”的注解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是个人的事了。

如果翻开西方的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晰的主线,数学与环境的交叉应用。而数学的发展基本也就是基于那几个基本定律上的发展,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定性定量”分析也不过是数学的某个应用而已,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数学思维”。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的当下。从某种角度来看,《三体》的盛行,深受科技大咖推崇的原因不得不深思,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相信也不愿未来的某天被人告知“杀了你,与你无关。”

最近,或者,社会学者在30年前就开始提及的一个词“阶层固化”,这是一只“灰犀牛”。30年前只是在巷子的那头瞥了你一眼,你没在意。今天,它已经近在眼前了,而且还演化出一个新名词:北京折叠。

如果说“和平发展”的结果是“阶层固化”,私以为,不会长久。如果没有突破或延期这种历史的“死循环”,那么将丢进历史的漩涡之中,继续那个轮回。

与“阶层固化”的悲哀相比,更悲哀的是“智商固化”。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基因都是环境选择的产物。在大环境变化周期没有太大变化,或者,相对大周期来说,生物的生命周期不足以相提并论时,“鼠目寸光”不失一个生存的好策略。

人类的生存智慧,是经验的。

这一点,就打破了所谓的“阶层固化”的说法。

如何习得这份智慧并传之后人,考校着每个人的智慧。

毕竟,科技的发展模糊了时间的尺度。社会上的焦虑,不仅仅焦虑的是对当下的焦虑,更是对未来的焦虑。

看来,未来,已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8G0ODW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