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PP信息收集将有国标,能否撑起信息安全的保护伞?

事 件

APP收集个人信息将有国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手机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屡见不鲜。近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APP收集个人信息有了“国标”。

此次《规范》对网贷APP做出了要求,不应强制读取用户通讯录;明确APP收集个人信息应满足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规范》还列出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讯等21种常用服务类型APP可收集的最少信息及使用要求。当用户拒绝提供最少信息之外的个人信息时,APP不得拒绝提供该类型服务。在对外共享、转让个人信息前,APP应事先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思 考

如何撑起信息安全的保护伞?

有人认为,无法无罚就无天,国标出台说明国家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法律保护和重罚震慑是对违法行为最有效的遏制。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才提出国标为时已晚,该收集的信息早被收集完了,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换个方式一样可以收集。

亦有人认为,App读取用户信息确实能促进软件的完善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关键是防止信息被二次传播、另作他用,而应用平台应为此担责。

还有人认为,人们应该要重视信息安全这件事,不要轻易用信息换取便利,否则就会催使不良商家更加猖狂地收集信息和泄露信息。

上述观点你更赞成哪种意见呢?抑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新的看法,不妨在下方留言谈一谈,或者与家人交流看看。

延 伸

信息泄露到底有多严重?

信息泄露对于互联网来说,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参与”美国大选的“邮件门”事件和震惊国际的“棱镜门”计划,到万豪酒店5亿客户数据泄露,雅虎邮箱10亿数据泄露,再到暗网的14亿邮箱明文密码泄露,信息泄露似乎无处不在,我国网民同样深受其害。

被曝光的泄露事件已如此严重,还有更多信息泄露事件可能并未浮出水面。个人信息、涉密数据不仅涉及隐私,也是网络的重要资源,尤其是涉密数据涉及国防、国家、商业、经济、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安全,更应注意数据的安全防护。

据推测,目前我国网络非法从业人员已超150万人,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元级别,已经形成了一条信息需求、盗取、交易等一条完整的黑色链条。曾有报道,有人花3.8元就能购得长达33页的某人信息报告,其中不仅包含通话记录、出行记录、消费记录和人脉关系,甚至还“附送”针对个人的详细量化分析。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先后公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等,网络安全法也于2017年6月在全国实施。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然而,信息泄露的速度并未迟滞。360威胁情报中心发布的《2017政企机构信息泄露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据测算,仅2017年1月至10月,国内网站共可能泄露信息51.2亿条。

表达与写作的背后需要思维的支撑

思维需要系统而持续的训练来养成

训练与培养思维你需要这样的课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6A0N25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