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解密“711”成功奥秘,毛利率92%是如何炼成的?

“711”众所周知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连锁便利店,门店遍布全球,中国也不少。"711"甚至在全球范围已经成为了便利店的代名词。

如果我问你这样一家便利店公司,能赚多少钱?你知道吗?

2016年它的销售额和利润额都排在全球行业第一位,它的零售总额是2677亿元,利润达到144亿元,日本的母公司人均利润大于120万,毛利达到92%,超过了阿里巴巴。

曾经笔者也对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便利店丝毫提不起兴趣,直到看到“盛景网联”总经理陈勇的一段演讲让我刷新了对“711”的看法,让我详细了解了一遍“711”成功的奥秘,特此作出分享,写下一些自己的看法。

Part.1

711:我不做“房东”

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到客户的手上,必然是要经过一个销售渠道。多数商品都会经过超市/便利店等“商超”渠道。尤其是电商时代之前,不存在线上推广的事情,只能依靠这些渠道去销售。

产品的品牌与这些商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有趣的,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在中国的这些商超,其实有点像房地产生意。产品入场得花钱,像买个铺位一样租一个摆放商品的位置。同时“临街门面”和“冷门门面”价格也不同。常常听到一些公司推广负责人说产品每年多少多少渠道费,说的大部分就是这个“租金”了。

多年前的家电行业就是典型。拿“国美”举例,据说“进场费”是需要50万,同时需要配合门店的活动,保证商区的活跃。当然了,有一些客更“要强”,像“董小姐”那种强人当然就有点不愿意了,就自建渠道,自建品牌的专卖店。

“711”便利店就不一样了,他不收“渠道费”、“广告费”。大家在“711”门店也会发现,是没有那些铺天盖地的产品宣传广告的,也没有像超市里的那些品牌派下来的促销员。当然了,一个那么小的店估摸着也没地方给促销员站...

Part.2

人均利润120万背后的秘密

在网上有许多人都对“711”有所研究,对于“711”成功的诀窍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议论“711”店铺选址的技巧。

“711”在选址方面确实较为明智,多数店面都选择开在人流大的核心区域,并且是扎堆开。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为了避免竞争等等,开门店都是均匀散布开,做到区域覆盖。“711”的思维不一样,他选择“集中式”发展,让你抬头低头满是“711”。因为一车货送多个门店,如果较为集中在一个区域,其物流成本也能够大幅降低,相关管理也较为方便。

除此之外,我们会发现在北京西二环是没有“711”的,但是在东二环就截然不同。西二环嘛,金融街,还有央企,这些大单位基本上是有食堂的,难不成谁吃了饭还出去找个“711”买个关东煮。东二环就写字楼遍布,上班族白领等等,是最大的客户群体。

“711”的成功,说是因为选址等等细节方面其实都是没有从根本上去解释,换句话来说,你只是靠这些东西成功的,别的便利店照抄过来不就完事了,这不一点门槛都没有嘛。

我们更应该从“711”的商业逻辑去学习:

我们从数据上能够看到,“711”的毛利达到92%之高。但是“711”把毛利做到这么高,并不是“去中间化”的把每一环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去控制这个成本。

研究发现,他的利润之所以高,原因在于他本质上是一家加盟店。也就是说你在街上看到的不部分“711”,那都是第三方加盟的。日本有两万多家“711”,自营的仅有不到500家。

从这家公司的人数上也可以看出来,“711”在全球所有店面总涉及的员工数是45万人,45万人那得是一个巨无霸企业了,都赶上四大行了!但是呢,他在日本的母公司仅有8000名员工。

这样你就会发现它的本质了吧。它不是一家连锁便利店,而是一家“咨询服务公司”。母公司里的8000名精英工,有6000名做的事情都是咨询顾问、服务顾问,每个人负责8-10家店面的指导等工作,帮助这个店做好,这6000多人带着全球的门店赚钱。

在这个模式背后,“711”在扩大自己规模的时候,它不是说去自己投钱开一个新店,而是把一些原有的“小卖部”做转换升级,变成“711”,他们发现这些原有的小卖部只要位置好等等条件满足,就去和店主谈,邀请他们加盟。

它的加盟据说需要几十万加盟费用,但是让人佩服的是,数据显示99.4%的“711”店是赚钱的,年利润大概是25-30万。

都知道便利店的单品利润是非常小的,一年回本几十万,完全不可能,但是“711”它能够做到。

“711”就像一个后台公司,它的商业逻辑核心不是自己去做便利店赚钱,而是“让别人赚钱了,那我一定可以赚钱”。

那么具体来说,它是怎么做到让它的“合作伙伴”赚钱的呢?

01

门店细致支持

“711”它拼命的研究用户,在这方面“711”做的非常有意思。

首先他们会把店面分门别类的细致分类出来,比方说哪些是针对社区客户群体的,哪些是针对写字楼的,哪些是开在学校附近的。每个不同的分类,它的“战略”都不一样,它根据你所处位置的不同,会给你一些非常详细的后台数据支持。

打个比方:你在一个学校附近开了一家“711”,这家学校是9月1号开学,10月10号这所学校会开运动会,这些信息它会提前给到你,然后给你数据支持告诉你按照往年的经验,运动会的时候,饮料类的商品会增加60%的销售,所以我会给你提前把充足的货源准备齐全。

这么强大的后台支持,可以看出母公司里的那6000多人,帮助全球几万家“711”去赚钱,真不是吃素的,一定是做过非常细致的研究的。

02

算法优化商品

在用户的研究方面,“711”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他的收银系统里,会把客户分成五个年龄标签。店员在给消费者结账的时候,根据自身的判断,会给这个客户选择一个标签,从而使得这个产品被哪个年龄段购买的数据也有了。这个数据还是实时传输到总部的研发部门去。

这类的数据多了以后,他们就可以做分析还有产品的研发了。研发部门每周都会开一次经营会,经营会主要就是拿出这个数据来,和这个产品最初研发时的预测做对比,看看数据是否和计划一致,这样就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加以改正。

毕竟数据不会说谎,通过日积月累,不断的根据数据佐证,他们能够得到越来越准确的市场需求等数据,从而有更强大的后台数据支撑。

03

精益开发

说到产品的研发部门方面,“711”对一个产品的开发也是十分精益求精的。

“711”开发一个商品的流程,大概是门店发现需求后,去定制这个产品会先做一批样本,给到5家门店去销售。根据数据的回馈,这个产品没问题,再把测试的门店扩大到50家,再做数据分析,如此循环。

这种模式,是非常稳健的小步快跑,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那就不断的打磨产品,做出一个市场真正接受而不是理论接受的商品。

相比产品一开发,就大范围的覆盖下去,这样的模式大大降低了风险,同时凭借对市场的经验,慢慢的就可以敏锐的对产品销售去化速度也有一定的把握,更能知道要做多少货,避免成本的浪费。

04

为供应商赋能

前面有提到,“711”的发展战略是不会自己跑到前面亲自下场子,而是加盟合作为主。同时呢,它在和供应商的合作方面也是一样的,它更不会去自建加工厂,毕竟便利店里商品种类也那么多嘛,这也不现实。就连配送物流,也是和别人合作的。

他们和日本本土的170多家工厂和140多个配送中心都是有合作的。他们把门店的数据和这些后台的供应商、配送商的数据都匹配在一块,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巨大的生态系统。

这套生态,能够把作为“神经末梢”的门店的反应及时的传到总部,总部再根据分析进行研发、生产、配送,效率是非常的高。

“711”你说它是一家便利店公司吧,这个也对,但是并不准确。现在的“711”它放弃了大部分“商超”的盈利方式,不搞什么渠道进驻赚钱。它的盈利就是让供应商、配送方、门店,确保大家都赚到钱。

“711”是通过数据系统建立了一套庞大的解决方案,所以,它经营的不是什么便利店,也不是专卖关东煮的一家公司,而是一套生态系统。这就是“711”毛利达到92%,甚至超过阿里巴巴的最最最核心的不为人知的一个秘密。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转发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1A04RP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