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浙江互联网百强企业“扎堆”杭州,其他地市怎么办?

今年年初,作为国内首个信息经济示范区的浙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将达到4万亿元以上,要占地区生产总值55%以上。

作为整个浙江的“一号工程”,数字经济应该在各地全面发展。然而,最近一份权威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却让人感到喜忧参半——

喜的是,浙江4家企业位列百强,分别为: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位居第5的蚂蚁金服,以及排在54位的“顺网科技”、71位的“边锋网络”。忧的是,4家上榜企业,全部集中在了杭州,除此之外,浙江再无其他城市上榜。

于是乎,有人就说,杭州的互联网已经培育出了参天大树,但也让省内其他地市的互联网产业应了那句老话——“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浙江怎么做,才能让“寸草不生”变成“大树底下好乘凉”?

01

互联网大佬“扎堆”

“集聚效应”就对了

首先,不必太过焦虑。以都市圈经济熨平县域经济,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

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来看,要素向大都市区集中、单极引领的大趋势,十分明显。

以美国为例,近50年来,美国沿海23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州生产总值占全美的比重,从45.5%上升至52.3%,人口比重从1960年的46.7%上升至2013年的50.8%。位于该地区的加州,是美国经济规模最大的一个州,经济总量占全美的1/7,Google、Apple、eBay等知名企业,均集中在距旧金山不远的硅谷。

同样,日本经济长期向东京至大阪的太平洋沿岸直线约400余公里区域集聚。1955至2011年,这一区域GDP从全国占比的46.3%上升至54.6%;同期人口占比从35.0%上升至2016年的48.7%,创新企业多位于东京和大阪两大城市。

可见,创新要素在特定区域高密度聚集,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新技术,新技术又促生新产品和新产业,从而形成单级引领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从浙江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创新,正在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力量。

面对人口红利衰减、投资拉动效应趋缓、对外出口短期波动等因素,浙江民营经济加速转型。《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杭州以18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三,总估值反超上海的42家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均居TOP10。

毫不夸张地说,浙江是“互联网+服务”的热土,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虚拟现实等一批数字经济相关热词成为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向标,装备制造、纺织设计等原传统技术也在加速追赶全球领先者。

据统计数据显示,浙江2018年末在册市场主体654.2万户,大致是每11个人至少有1个市场主体。已经有一大批怀揣梦想的人抓住机遇,在双创时代大显身手。可以预见,浙江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创新机会的中心,而这几乎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革命。

这其中,杭州成为了浙江创新要素最高密度聚集的地方。从杭州自身的发展特征来看,三个“一流”夯实了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一流的人才储备。以浙大为例,每年留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大概有八成会选择杭州,浙大校友创办或管理的上市公司更多达100多家,管理市值超过1万亿,大部分都集中在杭州。

一流的公共配套。以三甲医院为例,有980万常住人口的杭州坐拥21所,同样拥有925万人的温州只有10家,还不到杭州的一半。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亚运会和“拥江发展”等战略机遇的叠加,其他城市与杭州在公共配套方面的竞争差距将会更加明显。

一流的营商环境。杭州首推了以“最多跑一次”的政府服务变革,撬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在投资审批、市场准入、便民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也就不难理解,杭州为什么成为全省互联网发展的高地和单级了。从百强榜上,也能看出这一趋势不止出现在浙江,在全国同样如此:互联网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北京坐拥31家,位居榜首;跟浙江差不多的情况也出现在江苏、山东、福建等沿海省份。

02

大树底下更好乘凉

形成“同心圆”、创新圈

那么,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省内其他城市就没有机会了吗?

不然。

从理论上说,根据海默(Hymer)等人的研究,总公司区域倾向于高级决策机构集中于发达国家(地区)的主要城市,将次一级管理功能和生产活动集中于外围地区区域性中心,从而形成以总公司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联系网。

世界上也不乏承接大都市资源外溢的小城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便是如此。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首次提出建设东京卫星城的想法,一方面缓解东京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承接东京科学研究资源。20年后,约40%的主要科研机构在当地办公,集聚科研人员2.2万人。

省内其他城市也就本地资源禀赋,开始 “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比如,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网易严选全国客服中心纷纷落户衢州,对于当地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比如,在“互联网+”的电商化背景下,“丽水山耕”实现品牌赋能,有效将丽水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前互联网时代,杭州这座城市,诞生了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迎来了继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场创业潮,也正在逐步形成“同心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后互联网时代,或更应该突出“圆心”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起到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怎样让“大树底下不长草”,变成“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方面,浙江要推动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设,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向以杭州为中心的大都市区聚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杭州周边城市找准定位,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形成层级创新圈。

- THE END-

编辑丨方臻子

设计丨张 源

出品丨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0A0P18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