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王忠民:金融监管应第一时间介入金融科技

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8月20日,中新经纬在北京举行第六届财经中国V论坛。此次论坛以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法治监管为主线,聚焦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监管应在第一时间介入新金融科技应用的过程中,金融服务的对象、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和金融的监管者三者是一个整体,从起点到成长每一步都是共知共享、共荣共利的。

王忠民表示,对中国而言,2019年5G技术成为通信的最新技术,可以为金融科技提供技术的有力支持,让金融端口得到有效改进,金融产品在提供大众营销和大众接触的过程当中,5G可以让视频在短时间内传递到各个领域当中去。

王忠民坦言,新的数字化金融、互联网金融做事情的时候,对原有的金融机构有某种替代逻辑。有了新的技术方法,老的方法不需要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从业人员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时候,传统金融机构应该拥抱科技,积极地让自己融入新的技术、新的金融当中,才能避免被替代、被挤出。”王忠民进一步提到,当前很多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都在从原来的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去应对,甚至和技术服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王忠民认为,金融创新特别是基于新技术的金融创新,从开始要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协调,这样才能把监管内嵌在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而不是完成以后才去对接监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监管科技、监管沙箱、创新加速器等监管新工具、新手段也不断有一些尝试。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展监管科技的应用探索,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设立或计划设立监管沙箱,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创新办公室或创新加速器,但这些监管新手段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陆书春强调,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强化监管的支撑,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险信息采集、分析的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助力解决数字化时代下金融风险的早期预警穿透以及全覆盖等问题。

在陆书春看来,金融科技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到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硬件转型,发挥金融科技的示范效应,要大力推进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1A061F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