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清华研究团队在世界芯片顶级会议做报告,创新成果有巨大市场潜力

就在刚刚,一年一度的高性能芯片顶级会议Hot Chips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束,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AI,国际顶级大公司都介绍了最新的AI芯片与技术,在这样一个大会上,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团队带来研究新进展,也是这次大会报告中,唯一一个有关芯片硬件安全技术的报告,这也是中国高校在Hot Chips31年历史上所发表的唯一一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刘雷波教授,报告人是高级研究员罗奥。

这次带来的新技术非常强悍,其团队表示,这一技术有望解决中国95%以上服务器CPU面临的芯片安全难题。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开始了商业化,如今已经成立了芯片创业公司玄甲微电子,得到了清华大学的全力支持,获得了技术授权。基于这一技术和相关芯片,上海澜起股份也已设计完成了津逮服务器CPU芯片,成为全球首款具备硬件安全管控能力的服务器CPU芯片。

如今大家都在强调软件安全,研发了很多安全类软件确保信息的安全,在硬件领域,一直没有解决CPU芯片的硬件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PU芯片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制造、封装以及测试等过程涉及到全球化的产业分工,要对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想要在几十上百亿晶体管中发现由数十颗晶体管组成的恶意硬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技术限制而造成的硬件漏洞更是难寻踪迹,通过传统的检查CPU芯片的设计源码、网表等等来查找恶意硬件和硬件漏洞的方法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想要确保CPU芯片的硬件安全非常困难。

2016年,清华大学魏少军团队提出了基于高安全、高灵活可重构芯片架构的“CPU硬件安全动态监测管控技术”。对CPU实施实时监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CPU的安全隐患、技术漏洞难以被监测和发现的困难。硬件木马、硬件漏洞(如“熔断”、“幽灵”)、硬件后门以及恶意利用硬件前门的行为,都能被该技术迅速发现并根据需要进行管控。

多台津逮服务器CPU芯片同时运行,可有效检测99.8%以上硬件攻击,性能损失仅为0.98%。这样的实测结果非常亮眼,中国科技的进步,我们从中看到了很多努力,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才能让我们的科研技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2A09FI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