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京东方A:显示面板的战斗史

一方面,它是我国显示面板领域的王者;而另一方面,它却似吸血鬼一样吸干了股民的血汗钱。翻翻历史,看看京东方的战斗。

1952~1993年,京东方前身

1993年,在北京酒仙桥,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有个辉煌无比的前身:774厂(北京电子管厂)。

听着数字代号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军工企业。它成立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的半导体企业,我国第一科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到的集成电路就是来自774厂。它还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京东方的前辈们曾经燃起过国民族工业的豪情。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774开始没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鼓励彩电国产化(彩电是80年代结婚三大件之一),774开始投向彩电产业,成为国内最早研究液晶面板的企业,并于1981年成功研发出液晶屏面板。

可惜,这种自主研发,并没有让774重获辉煌,而让它成为了同期北京亏损最大的企业。与此同时,与它类似的780厂、714厂、青岛无线电二厂都走上了组装的道路,采用直接引进国外的产线以及元器件的模式。它们就是后来的四川长虹(600839)、南京熊猫(600775)、海信电器(600060)。中外合资的TCL(000100)和康佳(000016)也在那时诞生。国家当时还在陕西咸阳新成立了明星企业4400厂,用全套的日本装备生产彩色显像管,这就是后来的彩虹集团。

1992年,在774工作10年的王东升,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老东家,打算离去,但抵不住老厂长的再三挽留,他留了下来,并且升任厂长。1993年王东升带着员工自筹650万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是中国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亏损企业,还是中国最早的“债转股”企业,他用筹集到的资金又从银行贷到等额的款项。

1993~1999年,扭亏为盈,活下来

拿到钱之后,王东升带领企业聚焦在CRT显示器相关的业务上,趁着国内彩电业的发展,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并且在公司成立当年,就扭亏为盈。

1994年,成立平板显示TFT-LCD项目预研小组,跟踪研究TFT、PDP、FED等显示技术,在科学论证及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并开始战略布局。然而进展缓慢。

1997年,与中国台湾冠捷科技合资成立北京东方冠捷电子有限公司,出资10亿港币,持股52%,建立中国北方第一个显示器生产基地,为发展显示器件业务完成了下游产业布局。

1997年6月京东方在B股上市,并募集到3.5亿港币。京东方在资本市场首次亮相。

1999~2007年,选择液晶面板,疯狂学习

1999年下旬,京东方再次成立TFT-LCD项目组,把液晶面板作为未来的方向。2000年12月,东方电子集团在A股增发上市,募资9.7亿元。2001年6月,东方电子集团更名为京东方。同年,成立了AMOLED实验室。确认了方向,并且拿到了钱,剩下的就是风雨兼程。

渴望液晶面板技术的京东方,终于找到了好的机会:

三星、LG、和现代这些韩国企业通过多年的反周期操作,取得了在全球的领先。但是巨额的投入,让现代跪倒了,只能出售面板生产线。2001年11月,京东方收购了现代STN-LCD和OLED业务。现代当时拥有2代、3代、3.5代各一条,年产能300万片,全球第9,技术储备也相当雄厚。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宣布韩国子公司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标志着京东方的TFT-LCD事业的战略布局正式全面启动。

京东方命是非常好的(或者说leader眼光很好):运作收购的时候,面板价格处于下跌趋势,急于脱手的现代集团被京东方把价格压到了地板上。京东方自己只出了1.5亿美元,另外约2.1亿美元是找韩国银行贷的款,还有3千万美元获得了减免。然而交割刚刚完成,面板价格就开始反弹,第二个月就开始盈利,一年半盈利6000万美元。这笔交易,京东方学到了技术,还赚了钱!韩国人肠子都悔青了。

同年,京东方投建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建设的显示生产线——京东方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填补了国内TFT-LCD显示产业的空白,结束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时代”。

不过,学习终究是要交学费的。2004年下半年,面板又再次进入衰退期,韩国工厂开始亏损。工地民工要工资,设备厂家要货款,收入却大不如前,2004年底,京东方的资金链几乎断掉。紧接着5代线量产,但售价随即腰斩。后来在北京市政府和国开行的帮助下度过难关,也是在政府的背书下,多家银行又为京东方提供了7.4亿美元的贷款,北京市政府额外提供28亿人民币的借款,算是得到了补血。

2005年、2006年,京东方分别巨亏15.87亿、17.71亿。银行马上抽贷,市政府也有点懵,证监会甚至怀疑京东方财务造假,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动。京东方变成了*ST东方。花了10亿港币打造面板销路的下游企业冠捷的股份卖掉了,从现代买的生产线也卖掉了,甚至一度为了弃车保帅而要把5代线剥离出去。

第一条5代线,差点拖死京东方的时候,面板周期来了,就好比司马懿大军被大火围困的时候,天降大雨!2007年4月,面板价格开始复苏,京东方5月就开始扭亏!

当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亏损其间,京东方咬着牙提升产能、质量、管理水平,想尽办法降低面板成本,等到面板价格回升,京东方5代线的开工率和良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有熬出头的机会。

2007~2015年,学成归来,恰逢液晶面板春天

这条5代线量产,跻身三星供应商,企业扭亏,让京东方算是在液晶面板的学习上毕业了。

此时,恰好迎来了液晶面板的春天:

2003年,液晶电视进入中国,2006年一季度液晶电视占比约20%,2007年便达到了47%,而2008年液晶电视出货量超过了CRT电视。

可以说,如果京东方当年死守CRT,也是死,它只是选择了绝处逢生的路。同行可以看到四川长虹的退败,以及彩虹集团的轰然倒塌。

这个春天,让政府也得到意外的收获:

兴建5代线的时候,北京市政府曾向京东方借款28亿,后来京东方经营困难,又故技重施,向北京市政府提出把借款变成股份。没想到北京市政府“因祸得福”,首先5代线每年可以上缴10亿多税,上游配套企业每年上缴近30亿税,还有拉动的其他投资。后来京东方盈利了,股价上涨近5倍,北京市政府卖了一半的股份就套现20多亿。

这种效应,很多城市真是看红了眼。

首先是深圳市政府找来,希望联合康佳(000016)、TCL、创维、长虹成立联合公司。此事中途由于夏普的搅局让计划落空。

接着,马上成都市政府找来了。2008年3月,京东方向成都政府的企业定增18亿,总投资34亿的成都4.5代线正式开工。

相差一个月左右,合肥市政府找来了。那个时候合肥知道京东方一直想在深圳建一条高世代线(6代及以上),所以先下手为强,直接告诉京东方,地址我已经给你选好了,而且深圳给你啥,我就给你啥,只多不少。然后深圳市领导又来了,合肥给你啥,我就给你啥,只多不少。但无奈京东方与合肥的君子协定在先。合肥市政府承诺出资60亿,定增120亿,如果增发不成功,保底9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2009年4月,京东方合肥6世代线开建,总投资175亿。

合肥6代线一旦建成,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中国的彩电第一次可以用上中国的面板。也意味着,京东方开始叫板国际巨头。

2009年10月,京东房8.5代线在北京开建。

2011年开建的鄂尔多斯市5.5代线,政府直接给了京东方10亿吨煤的探矿权,就为了让京东方能在他们那里建厂。

……

京东方开启了疯狂投资模式,让人仿佛看到十几年前的三星电子,

2015~2019年,天时地利人和,奋力追赶,与巨头掰手腕

2015年至今,京东方投建或者计划的生产线有7条,每条的投资都超过了300亿,最大的达到了465亿!截至到2019年2月底,京东方已有的、在建的、规划中的生产线已经多达14条。总投资4452亿(其中包括百万股民的血汗钱!)!

(京东方投资一览表)

2017年,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出货量超过三星。行业回暖,京东方年利润创历史新高。

2018年,随着全球首条10.5代线量产,京东方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超过LG。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电视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这5大领域,京东方的出货量都位居全球第一。总出货量占据全球的23%。

似曾相识,京东方与当年的774一样,再次燃起了民族工业的豪情。

在LCD的赛道,三星和LG已经看到了京东方的势不可挡,默默退出,转战OLED,而京东方也是紧紧跟随。

目前,拿什么与大厂掰手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

掰手腕一:

截止到2018年底,京东方全球累计可用专利已经超过7万件。什么概念呢?截至2017年底,华为累计可用专利是7.43万,同期另一个专利大户中兴通讯(000063)累计可用专利是6.9万。京东方与这两个专利狂魔不分仲伯!此外,2017年京东方海外专利申请量超越三星,位列世界第七。

(京东方历年专利申请)

掰手腕二:

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17年,京东方的研发投入在整个A股排在第13位。2018年高达72.4亿,营收占比7.45%(懒得做表格直接用别人的表格)。

(京东方研发投入)

掰手腕三:

不出意外2019年京东方将成为国内第一大OLED面板供应商。国际市场,全球能够生产高质量显示面板的企业屈指可数。苹果、华为等企业长期依赖三星、LG,一直想摆脱过分依赖。特别是华为,更希望有国内的显示面板供应商。而京东方的崛起,不约而同让苹果华为等大厂把它纳入了供应链里面。京东方可谓占尽优势。

(国内OLED产能)

以上。

京东方的显示面板战斗史,跨度接近30年,见证了一个核心产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凝结了两代京东方人的心血,也消耗了百万股民的血汗钱。

未来,还有很精彩的战斗。

文章参考公众号君临、诗与星空,如侵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8A0F71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