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黄震:央行正式将“赋能金融服务”列入金融科技规划

本文大概3000字,读完约7分钟

金融科技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实现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趋势下,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中国的金融科技是处在全球的第一阵营,在某些领域是处于引领位置,特别是移动支付,中国是世界最领先的一个国家,在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了无现金的社会,或者无现金城市。正是因为金融科技关系金融业本身的增长与发展,也关系着我们国家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强国的战略实现,所以需要对金融科技加大支持力度和引领规划。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 ,文章来源于“黄震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第一时间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对此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

记者:金融科技包含哪些领域哪些方面?

黄震

金融科技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实现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趋势下,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当前我们国家首先是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推动金融和科技的融合,这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中国引领世界的成果:

首先是在电子支付、移动支付方面,让中国支付成为引领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其次是网络借贷,从p2p的网络借贷、银行的网络借贷,现在我们国家全面实现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转型,进而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也在推进之中;

第三是保险科技,我们国家也发展非常迅速,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来推动保险业务的转型发展;

第四是资管、理财科技,得到了高速发展;

第五是信用科技,通过信用科技来进行用户信用的评价评级,从而加强风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第六个就是监管科技,我们国家及时的把握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布置了监管科技的发展,能够让金融和科技更好深度融合持续发展,协同创新。

记者:我国目前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全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或者位置?

黄震

首先是中国的金融科技是处在全球的第一阵营,在某些领域是处于引领位置,特别是移动支付,中国是世界最领先的一个国家,在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了无现金的社会,或者无现金城市。

另外,在互联网金融推动下,中国的金融科技应用于推动实体产业的转型发展也是做了非常多的探索,从而实现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全球最先提出并且实践的国家。赋能金融已经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济科技走出一条中国模式。

第三就是中国的监管科技,我们的制度成果使监管不再只是发发文件,开开会。而是具体的应用的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上面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些都是我们中国金融科技在全球都在领先位置的一些领域和成果。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又有怎样的深意呢?

黄震

当前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不仅金融业新的增长点是在金融科技领域,有关的金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靠金融科技;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在金融科技,金融强国的实现也要靠金融科技。正是因为金融科技关系金融业本身的增长与发展,也关系着我们国家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强国的战略实现,所以需要对金融科技加大支持力度和引领规划。

应该说金融科技在早期阶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正因为政府可能在监管及制度供给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出现了一些金融科技领域的乱象或者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规划和制度建设,以便于让金融科技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再重演互联网金融那种乱象,这样才能够让金融科技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来实现推动金融增长点和国际金融竞争的优势。

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了这个规划,确实是对于整个行业指明方向,保障发展的底线,做好工作的重点,期待金融科技有更多原创技术出现,也需要有更强制度创新。

记者:我们看到规划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这其中提到的“四梁八柱”对应的核心任务有哪些?具体的难点是什么?

黄震

四梁八柱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公布,我们根据已发布的内容来推测的话,就在发布的六个方面可以寻找到一些踪迹。

首先是要加强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和体制机制、人才建设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国家战略角度,总体部署非常重要;

第二,应用,强调了“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局发展”。重点是哪些?通信技术、能力建设、运用场景、安全防控等工作;

第三,作用,是要突出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使金融科技的成果能够更好的惠及百姓,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这些内容是目前在应用领域中间我们迫切需要的,做好这些应用还需要相应的风险防控、监管规则及生态保障等,需要做好有关制度配套及监管工作。

从目前来看,监管已经意识到我们国家金融科技发展中间的短板是风险防控能力不够,我们的制度供给依然还有欠缺,这是两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记者:针对这两个薄弱环节,在这次的规划当中有没有明确的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黄震

提出了非常好的一些规划建设的一些内容。提出了对于金融科技涉及到的风险三跨: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防控办法,就是加强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特别是用新技术应用于风险防范。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险科技,来做风险防范工作,而不仅仅是靠传统风控能力来发展。如何要提高风险防控他的能力不再只是靠传统教育和宣传那一套,重点转向用技术来防风险。特别是要加强金融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风控这两个方面作为重点,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都是全新的认识。

对于制度建设、监管,规划也有很多阐述。要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立健全基本规则体系,加快监管基本规则拟定,监测分析和评估工作。这个里面是新的制度建设理念和监管理念。在动态中间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体系,并且采用更多柔性办法来推动监管规则落地和优化。比如通过监管规则的监测、分析、落地、评估等工作。以前我们有所忽略柔性监管和软法治理的作用。现在进一步强调了柔性监管和软法治理在推进我们的制度建设、在金融制度供给侧改革中间的一些方法。

记者:所以说在未来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守好金融的本质以及安全原则。

黄震

对,金融的本质一定是建立在金融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够忽视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来做所谓的金融创新。在金融科技发展中,我们应该坚守这样的基本理念,以风控为中心,加强牌照管理和监管规则的保障工作。

我们当前金融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第一,运用科技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是活力不足,尤其是原创技术的创新还不够。

第二,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监管和制度为保障。在中国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之中,曾经出现监管缺位、制度不匹配的一些问题。同样一副牌,不同的打法,它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那就是规则在中间起的作用。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我们中国是抓了一副好牌——制度创新,特别是我们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恶性循环,跳出这个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从治理的方法、理念以及规则改善优化方面形成新的做法。

第三,就是要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让金融机构更加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百姓民生。

从全球金融科技的走向来看,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全球金融科技监管的协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目前不是任何一国能够完全主导或者改变它的一个趋势,更多的是要顺应国际潮流、科技革命的潮流。

文章转载于“ 黄震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

图文编辑:吴嘉昊

责任编辑:王靖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5A0DS6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