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智人到智神,未来究竟要走向何处?

《未来简史》一书由[以] 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主要讲述了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12月15号星期五

水产学院举办了大国民素质论坛

《未来简史》专场

大家都经过阅读,思考,讨论

纷纷通过演讲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水产1701班的雷江月同学和

水产1703班的唐子瑞同学

“对于未来会怎样”有什么

独到的思考与见解吧!

《未来简史》

(大国民素质论坛演讲稿)

《未来简史》是一本能够颠覆你的思维方式的书。看着书上一个个的汉字,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第一次面对着明明是母语的文字却难以理解。所以我反复的读,终于,也算是有了些许收获。

也许有人看到书名会误解《未来简史》应该是一本讲述未来、预测未来的历史;或者一说到历史,应该就是按照中学历史书上“王朝的更迭、经济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科技的发展”等这样的线索去叙述。

但是实际上,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不是关于未来,而是关于历史的。它是通过分析历史的方式,来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而指向未来。”而且书中讨论的核心也不是社会、国家或文明,而是人。通过这本书,我们会了解到智人究竟是怎样的生物,智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它究竟特别在哪里。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智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光怪陆离的世界,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路口。

整本书的逻辑就是先抛出人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三大议题的结论,再通过回头梳理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推理判断出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智能和意识之间,我觉得意识更有价值,这也是人优于人工智能的地方。算法可能活干得很棒,但却没有明确的动机,都是人(目前)或者别的算法或者算法本身(未来)让它干的。有意识,就会有其它非生存本能的需求,这些需求对物种生存来说可能是不必要的浪费(对人工智能来说可能就是胡思乱想只是费电而已)。而这些非生存必要的需求,恰恰是人类优于其它生物的地方。当然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种优越心理而不思进取的话,我们必然会被拥有先进人工智能的机器所取代。当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日益成熟时,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最大一次改变,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完成这个进化过程,成为智神。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人类智能而取代人的意识。

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工智能是思维模拟,并非人的思维本身,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认为它可以超过人脑思维是没有根据的。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特有的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人类思维则主动提出新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因此,从总体上说;人工智能不能超过人类智慧的界限。关于电脑能够思维,甚至会超过人的思维,电脑、机器人将来统治人类的观点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虽然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智能,但人工智能仍有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的正确性。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深化了我们对意识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认识。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表明,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对于思维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形式,部分地代替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向更高水平发展,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人类智慧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雷江月正在演讲)

《未来简史》

(大国民素质论坛演讲稿)

未来立足于现在,《未来简史》便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自然是很惊奇,将人类从最早的智人与传说引向未来的非有机体,将人类与瘟疫、饥荒、战争的对抗过度到对不死、快乐、神性的思考。

人和动物一样,生物算法都是以生存繁衍为目的。永生自然就是大家所向往的,但许多神话中不死是一种诅咒,在漫长的生命中渐渐对所有事情失去兴趣。痛苦又无法解脱,是最严厉的惩罚。可是长生并快乐就是许多人追求的吧。那么如果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欢愉又长久的活着人类就无法改变,所以~本书又加了一项目标就是神性。人类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未来,三者缺一不可。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点也不为过。这将是未来科研的主流。

《未来简史》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灵魂与意志,尽管这并不新奇也不一定正确。但是作为理科生,每次看到这个角度的切入都会很兴奋。喜怒哀乐的意识也只是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几百亿电子信号的传递构成了愤怒或爱情的主观体验,虽然我们仍然无法完全解释。却也不再那么神秘让人捉摸不透,起码有了一个合理的方向。也难怪张天一学长会痴迷于脑神经的研究。

对于意识的讨论自然不会局限于它的产生,现代政治和道德就是建立在主观体验之上的。智人统治世界,因为智人能编制出互为实体的意义之网进一步形成第三重现实,虚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得以灵活合作。也正是这种灵活的合作让人们从敲击燧石到撞击铀原子。这似乎不能只用生命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了,因为这不仅是生物的算法还牵连到社会的算法架构。读到这我就觉得有点点不妙了。事情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虚构故事与客观现实相互影响,科技发展和自由平等相互矛盾。越到后来问题越激化。错综复杂。追求幸福永生与神性看似美好,实在危机重重。稍不留意就会被数据主义的洪流给淹没。人类因为合作而脱颖而出但显然计算机能做的更好,他们交换数据不过在一秒之间。在未来的数据洪流中人们将失去他们的位置起码大多数人会失去。这似乎是作者告诉我们的未来。 说实话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确实感到手足无措。科学技术一直是人们对抗困难的武器,但有朝一日这个最强大的武器产生癌变也就是人工智能的暴走。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在一片慌乱中,我突然回过神来,今年是2017年,索马里兰的人民依旧吃不饱,艾滋病等传染病还没能完美解决,各国之间局势紧张。人类对意识和智能的认识才刚刚起步。一切还在控制之中。未来是全人类的议题。不是单一一个领域能够解决。所以立足于当下,通过自己的手段将意识或智能认清楚了,才能将其控制。

(唐子瑞正在演讲)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8B0XSL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