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上汽5G智能重卡投入运营,可在港区特定场景下实现L4级自动驾驶

记者 | 李亦萌

编辑 |

1

在不久的将来,一支由智能重卡组成的自动化车队将经由东海大桥,终日穿梭在洋山港与临港物流园区之间,令集装箱转运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上汽集团在周四(8月29日)揭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由上汽5G智能重卡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已在上海洋山港成功落地。后者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而洋山四期码头,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在那里,智能化设备正不断代替人工,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扮演着“超级大脑”的角色。

在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上汽方面所展示的洋山港-东海大桥-临港物流园区“集装箱智能转运沙盘模型”逼真还原了“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的场景:在洋山四期码头2.3公里的岸线以及数十公里的集装箱转运动线上,集装箱转运工作异常繁忙,但却空无一人。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上汽5G智能重卡与港区其他智能化设备实现“完美协作”。仅需15秒,货物装卸即可完成,智能集卡此后将迅速开启自动驾驶,自主规划最优路线,最终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核心载体,由上汽集团研发的5G智能重卡搭载了自主开发的智能驾驶控制系统,能够采集、分析大数据,实现持续性的自主学习及升级,借助智能驾驶电控底盘,则能够自动控制车辆行驶。

事实上,一辆5G智能重卡凝聚了多项尖端技术,其中包括激光雷达、机器视觉、高精地图、5G-V2X车联通讯等。借助此类技术,一套完整的控制闭环将在电控底盘、发动机、智能驾驶系统之间形成。

以5G-V2X为例,借助此类技术,上汽5G智能重卡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5cm)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

“我们认为要实现安全,一定要多感知融合,基于视觉、雷达、高精地图的融合来确保智能驾驶的眼睛和耳朵它一定是全面、安全、可靠的。”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郝景贤在当天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此外,智能重卡所搭载的车规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iECU和5GV2X网联域控制器iBox开发电控底盘和LNG+AMT动力总成的集成和控制技术、清洁能源底盘以及完整的信息和网络安全技术均由上汽自主研发,在量产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

在动力方面,智能集卡将搭载首创的绿色天然气发动机,并匹配12档自动变速箱,可有效规避传统卡车的污染问题。

“在智能重卡项目上,上汽集团规划液化天然气为能源的燃气发动机智能重卡,以及燃料电池的智能重卡,洋山-临港的这个场景非常适合燃料电池项目的落地。港内专用车将会以纯电动的形式面世。”郝景贤补充道。

5G智能重卡项目的应用预计将有效解决洋山深水港到临港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问题,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服务于智慧港口建设的集装箱智能转运解决方案。

“任何一个新技术最终都是要给客户,给社会带来价值,只有实现商业化运营,才能让新技术发挥它的更大技术优势和价值。”郝景贤举例称,在最终实现商业化运行之后,该项目将做到智能驾驶,这将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大家知道其实卡车的运营当中,司机的费用是占的比较高的一部分,我们用人工智能来取代一些人工的操作,本身就是给客户带来了商业价值。”他说。

另一方面,由5G智能重卡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今后将会越来越成为港口运行的一个瓶颈。大家如果今天到东海大桥看看的话,会感觉到东海大桥非常繁忙,我们通过智能驾驶重卡的开发以及基于V2X的队列行驶技术,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大缩小汽车行驶间距,非常明显提高东海大桥通行能力。”郝景贤解释道,“我们做了初步测算,应该可以将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提升一倍。”

针对5G智能重卡项目的商业化应用问题,上汽集团与项目相关合作方上港集团和中移动制定了一项“三步走”的时间计划,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开发和示范、批量的商业化运行。

“目前该项目涉及的场景是半封闭的、存在大量‘混跑’情况,同时港机设备与智能重卡的交互耦合,在箱区和岸桥作业区域复杂定位信号环境下的精确停车。因此,我们实现批量商业化还需要时间。”郝景贤说。

按照规划,今年内智能重卡项目将实现整个深水港到临港全过程的示范运行。“如实现自动化港口码头的交互作业,东海大桥的高速行驶以及物流园区,我们能够示范运行”。第二步,该项目将于明年实现小批量示范运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箱作业,参与到目前港口作业的货运一部分。第三步,预计在3-5年内,实现大批量真正智能驾驶的作业环境。

随着上述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整体解决方案还可能进一步融入临港地区的海铁联运系统。长远来看,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将来有可能从集装箱智能运输向城市公交、大型物流园区等商用车应用领域进一步溢出。

在5G智能重卡项目中,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及中移动作为三大合作方各自拥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上汽集团将负责智能重卡和车队管理系统的开发,上港集团提供完整智慧化集装箱吞吐业务场景和数据以及相关自动港机设备,中移动方面则负责建设覆盖临港、东海大桥、洋山港运营区域的多场景5G通信环境。

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上汽集团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在感知、规划、决策、执行等智能驾驶关键系统方面不断加大自主开发力度。

同时,上汽方面还不断扩大在该技术领域的“朋友圈”。目前,该集团已与阿里巴巴、武汉光庭、Mobileye、TTTech等知名科技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并与公安部交科所 、中国移动、华为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5G等智能网联前瞻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上汽集团还通过中海庭成功获得国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测绘资质,以加快建设车用高精度电子地图数据生成平台。

在实测层面,上汽智能驾驶汽车样车测试总里程接近12万公里,在开放道路的测试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城区自然交通环境下具备L4级功能的第三代智能驾驶样车,已经获得开放道路测试牌照。

事实上,类似“AR增强现实智能导航”、“智能辅助驾驶”、“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等L2、L3级智能驾驶技术已经被上汽集团旗下的多款自主产品所搭载,其中包括荣威Marvel X、RX5 Max和大通D60。而随着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的实现,上汽L4级智能驾驶技术也将实现商业化。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AJ9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