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后工业时代,我们的隐私该如何安放?

我们终有一天会习惯于信息被共享、喜好被窥探、东西被翻看、行为被监视、生活被约束的日子,并认为这些是一种无比正常且十分便利的生活......

如今,用户的数据成为互联网公司最大的资本之一

我们都知道就在今年7月初,Facebook由于泄漏用户隐私得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出的史上最大罚单,50亿美元。对于许多公司来说,50亿美元的罚款可以使他们完全瘫痪和倒闭;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你每天挣100美元,那么你将花费近137,000年来获得50亿美元。然而Facebook显然不包含在大多数公司的里面,反而这个天文数字的罚单让Facebook 的市值上升了100多个亿。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整件事要从去年3月末说起。美国消费者团体向联邦监管机构提起诉讼,认为Facebook通过其面部识别软件已经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Facebook的一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识别本地上传照片中人物的身份,并给出相关的信息,包括姓名等。“标签建议”功能依赖于复杂的人脸识别软件,该软件可以将照片中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大量的面部信息模版进行比较。Facebook在“未经照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定期对照片进行扫描和生物特征匹配”,同时Facebook还使用用户的确认信息为依据来帮助“提高面部识别技术”的准确性。

通俗点解释,就是一个面部识别程序可以收集你的面部信息后,通过大数据的对比筛选可以确认你的个人信息。就算是没有注册过Facebook的用户,只要你的照片在facebook出现过,其他用户就可以通过 Facebook 找到你的真实信息。

还有数据显示,在 2014 年,Facebook 的工程师已经能每天收集到 600TB 的数据。虽然收集数据是正常且有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 Facebook 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它不仅可以通过文本研究用户的情感和需求,还能对你在该网站的上网痕迹进行监控,因此很早就有人建议不要使用 Facebook 发布过多个人信息,启用一个 Facebook 专用浏览器,不要用它来组织活动等。

由于常年的隐私风波和数据监控,大量硅谷及其他地方的公司删除了官方的Facebook账号,例如汽车公司特斯拉、社交软件Whatsapp、服装品牌Playboy等。这些让Facebook蒸发掉近千亿美元的市值,然而今年刚刚给出的罚单有点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的意思反而使Facebook的市值得到了小小的回暖。

用户的数据被大量地掌握在互联网公司,成为他们的资本。这个天价的罚单对与Facebook来说只是2018年收益的9%。如何加强隐私的保护以及私自泄漏和利用数据的惩罚力度也需要被进一步讨论。

就算你一个社交账号都不用,那你有没有智能家电呢?

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智能可能会变为一种监视×坚实

徐峥参演的电影《幕后玩家》也有智能家居被别人盗取操控权后变成智能‘监狱’的场景。这一点也不得不引起观众的反感和担心,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就在去年,Check Point在LG的智能家居基础设施中发现了一个名为HomeHack的漏洞,将其暴露给关键的用户帐户接管。如果攻击者利用此漏洞,他们就可以登录LG用户的SmartThinQ家用电器帐户并远程控制与该帐户相关的设备。而这个操作难度一般的水平的黑客就能够达到。

该HomeHack漏洞给攻击者窥视通过坎博特机器人吸尘器摄像机,让你的吸尘器一秒变成别人监视你的工具!根据所有者家中的LG设备,攻击者还可以打开或关闭洗碗机或洗衣机。

2016年上半年LG Hom-Bot机器人真空吸尘器的销量超过400,000,所以这些漏洞普遍危险到了用户的生活隐私。LG在被告知这个漏洞之后,负责任地采取措施,停止对其SmartThinQ应用和设备中的问题进行利用,并在9月底发布了修补此漏洞的新版本,但是这件事依旧为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敲响了警钟。

算你躲过了智能家电,但是手机你可是天天用吧?

你手机里的社交、生活、娱乐软件,可以对你的生活了解到你无法想象的程度

数据的利用和隐私的获取有时也许并不需要你上传照片或者输入什么私人的信息。你肯定有发觉,近两年自己每天拿着的手机越来越成精,每天打开什么软件都是自己感兴趣和想看的东西并且一刷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主要原因并不是科技让手机变得更加好用,而是大数据让它变得越来越懂你,从精神上就无法自拔。

典型的应用涵盖了购物、社交、浏览器、音乐、视频、新闻、旅行、地图等各种商业、文化和信息传播领域。我们在这些软件上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播放,每一次下载,甚至是每一次打开页面都可以成为平台大数据的一部分,并通过这些精确的定位消费者的形象。根据这些积累的数据,购物平台可以定位你的消费喜好和使用频率,浏览器精准定位用户热点以及个人关注的话题,音乐Ai每天为你私人订制,大小视频占用你的全部时间,新闻定位你想关注的最新资讯,旅行软件精确定位你的度假计划,地图软件GPS定位了你的日常生活轨迹…….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可能没有主动提供任何自己的信息,但是显然你的全部已经被一览无余。

不得不说大数据在这些平台的应用确实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的效率,促进了生活的便捷以及丰富了娱乐的享受。而与此同时,对每个用户精确的把握,商家可以精准的定义用户行为并高效投放自己的宣传和产品,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这看似是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但是你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难道丝毫没有为你的生活完全被他人一览无余的忧虑吗?

你以为实体店就安全了么?

沃尔玛的客户消费行为统计,你在去商场购物的时候一定万万没想到Walmart有这么多通过手机等设备获取你数据的手段以及相关的专利。例如你下载了公司的应用程序或者连接商场的Wifi,它可以使用蓝牙或者Wifi来收集用户更多的私人信息,例如姓名、住址、手机号等。

去购物,结账是一定免不了的,你的所有消费种类和消费频率在你结账扫码的时候已经默认分享给了Walmart,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定位每一位用户的消费喜好和形象,推算出你每样家用产品和长期购买食物的消耗频率,为你定期发送购物提醒甚至自动生成较精准的购物单。根据这些数据,商场还可以优化自己的品牌、广告投送和库存,高效利用资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你认为摄像头只是用来监控那也是太天真了。它可以对画面进行安全和拥堵分析以识别哪个过道最拥挤。根据该专利,该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预测速度对客户进行分类。例如,有孩子的客户可能会缓慢行动,而没有手推车的客户可能会快速行动。一旦系统将您的列表与其拥堵地图进行比较,它就会重新规划您的路径,以便让您走过阻力最小的路段。但是这项专利如果用在广告的投放和路径曝光度计算上也会为公司带来极大的收益。

当然Walmart作为零售商大佬只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种顾客数据的收集和实用普遍存在于各种实体商店零售行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巨大的便利面前,你还会考虑隐私问题么?大数据的应用对于商家和客户来说确实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发展,但是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真的没有牺牲掉什么吗?

小编觉得隐私的保护和大数据的正确应用需要用户了解相关的安全风险,毕竟由于我们的不仔细阅读隐私保护合约,很多隐私其实是被我们自己放弃掉的。当然,更多的还是需要商家重视隐私的重要性和系统设计的严谨,避免数据的泄漏和系统的入侵。

BUT!!!

随着科技和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隐私可言,全方位‘赤裸’的生活是早晚会到来。

即使未来早晚会来,

你确定现在就要缴械投降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3A0JF0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