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络假流量负责制造假新闻,但我们对此依然一筹莫展

文/骆海涛(公众号:自由骆体)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互联网上超过40%的流量都是假的”这个话题。

其中,《纽约杂志》旗下刊物Intelligencer在2018年的12月表示:只有不到60%的网络流量是人类。

剩下的假流量,大多数是机器人账户。而这些机器人账户并非传统的僵尸粉,它们会制作和传播新闻。

MIT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7年间被300万人转发了450万次的12.6万篇报道,由6家独立的事实核查机构确认真伪。

该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不实消息被转发的概率比真相高70%,真实消息扩散至1500人所需的时间平均是不实消息的6倍。

事实上,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泛滥,与机器人账号有关,它们会自动转发假新闻内容。

根据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做的一项研究,在与低可信度新闻相关的全部帐户中,机器人帐户只占到很小的比例,但它们对于这些文章在Twitter上的传播,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研究团队分析了1360万条与低可信度内容相关的推文,之后通过模拟发现,如果将机器人内容排除在外,这些低可信度文章的转发总量会减少70%。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账户会在虚假新闻发布之后、开始传播之前为其造势,通过回复和@知名人士拉高文章的热度。

它们还负责将这些内容转发到有影响力的人那里,进一步增强虚假内容的传播可能性。

其实,假新闻肆无忌惮地四处出击,也跟社交媒体的内容精准推送的算法有关。现在,社交平台都会给内容添加标签,然后根据用户的浏览轨迹,向用户推荐同类的或者定制化的内容。

而“假新闻”的标题和内容一般都比较有煽动性,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它所吸引,当平台检测到用户看了新闻后,算法就会自动向用户推送类似的新闻,于是用户看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相信“假新闻”里的内容。

当用户相信后,他也更愿意把新闻分享出去,于是在他的社交媒体中的所有朋友也都会看到这个新闻。经过几次传播后,“假新闻”就会广而告之地传播开了。

假新闻作恶,全怪机器人吗?

为了消除假新闻,Facebook在每条信息上都设置了“举报”按钮,用户一按下,就会弹出一个界面,让用户选择他举报这条内容的理由。

Facebook给出的选项有四个:“这条信息不有趣”“我认为这条信息不应该在 Facebook上”“这是垃圾信息”以及“这是条假新闻”。

如果用户选择“这是条假新闻”,那么 Facebook 就会把新闻拿去第三方核查平台进行对比核实,然后打上“红色警报”。

这个解决方案是“理想很性感,现实却很骨感”。因为,标识“假新闻”本身并不能阻碍它的传播。甚至一些 “有争议”的新闻还获得了更多的流量。

这就跟人的好奇心有关,人类对有争议或者八卦的内容更感兴趣。

所以,不实新闻的传播主要缘于猎奇心理。人们更有可能转发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消息,而不实新闻与真相相比往往更令人惊讶和新奇。

目前,似乎还没有办法检测出哪些账户实际由机器人操控,消灭假流量和假新闻,还需要别出心裁的路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107A0NTU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