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国内外移动机器人AGV大比拼

作为工业机器人中的一种,移动机器人(AGV)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航运、物流、汽车制造等领域,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为企业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成为企业向智能化发展有力推手。众所周知,机器人中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我国在此项上有待于突破。那么,我们来看看国内外技术对比吧。

一、有预设参照介质的导引技术发展趋于成熟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AGV要读取路径上的参照介质,确定其当前位置。可见,移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导引技术,包括磁条导引、磁点导引、二维码导引、RFID导引、激光反射板导引技术等,可解决AGV定位。其特点是事先规划好AGV路径做好预设参照介质,或将参照介质和AGV路径联系起来。

这些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国内外的移动机器人AGV制造商在导引技术上差距逐渐缩小,趋于成熟稳定,且成本也在降低,为AGV在各行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 、无预设参照介质的SLAM导引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与有预设参照介质引导技术相比,无预设参照介质的导引技术SLAM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SLAM导引技术可实现AGV自主避障,自主规划路径。对移动机器人制造商而言,无需考虑AGV在移动路上的参照物,可缩短AGV现场安装调试时间,能够提升AGV企业的利润水平。

目前,SLAM导引技术有三大主流分支,即激光雷达式、激光扫描轮廓式、机器视觉式。其中,激光雷达式主要用于无人驾驶车辆。激光扫描轮廓式主要用于室内AGV产品。机器视觉式应用案例更少,在5G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推动下,机器视觉式的SLAM导引的技术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三 、AGV车型功能复杂性进一步提升

随着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移动机器人AGV应用场景细分化,要与工艺结合,对适应能力、功能要求、定位精准、承载能力等要求非常高,导致其复杂性明显提升,给移动机器人制造商带来一定挑战。如承载能力,国内的移动机器人承重能力在3吨以下,10吨以上,甚至更重的货物,对AGV要求更高。而国外AGV发展相对成熟,应用更广泛,车型功能复杂性要比我国好很多。

总之,在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国内外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生产的移动机器人AGV主要用于国内市场,也有一些出口国外。如果能突破核心技术,如磁导引、二维码导引技术,相信我国移动机器人AGV能有更大的市场开拓。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204A054E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