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2020年,项目申报领域将迎来又一个变革的开始?

2020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不是说2020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是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或许是今后项目申报领域判断的重要转折标准。

如果大家还记得2015年,在项目申报领域发生的大事情,就不会忘记哪一年,那些黯然起身离去的前辈们,曾经叱咤风云的项目申报领域的佼佼者,如今可能已在别的领域了。

如果新来的朋友们不曾经历过这段往事,今天我们就先来回顾下这段往事。2015年迎来了科技申报领域的重大事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部国家项目申报中心全部停止,以当年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一个省近10亿元的奖励政策,国家项目申报中心停止了包括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新产品认定等多个项目,一时间“踩踏无数,横尸遍野”。

能大量活下来的朋友们,反而是着重于省市项目申报的中介、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中介。而将重心放在国家科技项目申报的中介们,如临末日。

那为什么申报市场反而变好了呢?那是因为2015年发生了一个调整,当年还有一个大事情就是“双创”出来了,要配合双创就必须建立大量的双创基地,将科技经费直接打到了地方,地方拥有了巨大的科技经费以及支配能力,2015-2017年,经费基本集中在双创这块。随着双创的冷却,但是科技部每年的经费投放是照常的,地方将经费集中放在其他科技项目的奖励上,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申报领域“盛世”,最具代表的就是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成倍增长。

而2015年正好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我们来总结2015年项目申报领域的重大转变,就是由国家科技财政引领为主的申报,地方配套资金奖励的方式转向地方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设立有利于地方发展的科技申报体系,资金下放至地方分配,唯一一个国家大规模参与并认定的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佐证了,项目申报前十年的摸索发展道路上,唯有高新技术企业是深受国家认可的一个项目种类,从全国各地的呼应中,可以看出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一个常青项目。

2020年又会带来哪种信号呢?

信号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对比北上广深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而言,其他内陆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在3000家左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势必会有一个超越往常的增加量,以达到十三五总结报告的好业绩。

虽然目前不知道十四五发展规划要领,但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已然表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主流方向,对比如今的“去产能、去库存”遥相呼应。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高企未来发展的文章,高企必然进入“存量时代”,未来能拿到高企的企业必然是优中选优、能申报成功的高企必然难上加难,可以说2020年是进入高企大门的最后的宽松时刻,一旦放慢了脚步,这扇大门可能永远与您无缘。

那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申报后果?

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未来很多地方科技项目的申报名片,意味着什么呢?高新技术企业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是申报的必要条件等。这样一来,高企的发展将步入“重科技管理、经费管理、研发管理、重审核”,由于丰富的科技奖励倾斜,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将成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内容,这也是项目申报中介们要着重关注的一个点。

(网传一些高企变化的政策要求,我觉得不可不防。但当年高企的变革是发生在2016年,也许草案已经在拟定,发布的时间可能是2020年,可能是2021年)。

信号二:新的地方科技项目申报制度将开始起草

在十二五规划结束后,科技项目申报领域除了之前我说的巨变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新的科技申报事物诞生了—科技创新券。

每个地方对创新券的解析不同,但是合肥市的创新券具有特殊的代表,合肥当年的操作是中介拿一半,企业拿一半,两方都补助,但只有企业找了具备创新券的中介才可以获得补助,而不是所有中介都可以拿到这个创新券的,这样就足以看到当时的创新券影响了科技服务市场了。包含了法律、财税、申报、专利等服务。

我对此望而却步,这无疑是压倒我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是我放弃了合肥市场的原因,连番重创下,我早已不能承受,只能灰溜溜的回家了。

这些年,项目申报市场的混乱,资金的发放不精准,或者说中介干预因素过大,都是影响这个行业的重要因素,也许不是不管,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然后集中调整与处理。

科技创新券正是上一个五年计划的调整产物,然而并不成熟,显然科技创新券成了一种实验的牺牲品,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大家都知道问题在监管、在流程优化、在准入条件、在佐证过程中,但为什么不改进?以前是不敢紧,因为若是紧了,在参与上挫伤积极性,在数量上更是达不到,难以推广实行,更会演化出走后门的严重现象。

而如今的发展形势是可以紧了,因为发展已不再需要量上的普惠,而需要质上的重惠。资金审核将进入重准入,重审查的全新申报制度,让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下重药,下猛药。

我在此做一下个人关于项目申报变化的预测:

(1)在科技研发人员上,将需要提供相应的工资证明、社保费用证明;对于项目负责人还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将建立项目申报个人信誉体系,对承担项目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负责人,将进入项目申报个人信誉黑名单,在一段时间内或者终生不得担任项目负责人;对于承担并顺利完成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将作为职称评选的参考条件。

(2)在研发投入上,将设立严格的研发费用科学评价方法,不再从总量上认可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而从研发投入的明细中给予认可,比如:现有的研发费用投入主要是以人员工资为主,很多研发费用应有明细得不到落实,实在很难自圆其说。

(3)在技术改造类上,除了提供相应的发票与合同证明,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改造前后的对比证明材料,从技术层面、实施层面、资金落实层面、材料佐证层面一一对应,从以往的模糊认可到有迹可循。

(4)在知识产权方面上,将从整体方向出发,重视产品的研发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杜绝知识产权与产品的严重失实。

(5)设立项目汇报制度,项目以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等形式展示项目运营现状,项目投入、项目进度等情况,并做备案、审查,对于拒不做出汇报的企业、或者填写严重失实的企业,将进行重点盘查,让项目资金能真正实施到位。

(6)落实项目申报绩效验收制度,以往的项目申报以公示资金作为最终的落实资金,验收过程也是草草了事,未来将可能引入项目申报绩效验收制度,对于公司签订的预期验收指标给予严格审核,未达到验收指标的企业,将适当追回部分资金,对于超额完成验收指标的企业,将给予额外的资金奖励,对完成度低于标准要求的企业,追回全额资金,并列入项目实施失信单位,影响其他项目的申报与报批。已达到促进企业重执行、重项目运营、重发展的目的。

(7)加强问责机制,对于恶意虚假申报、骗取资金的单位/个人,将给予严厉处罚,不排除科技资金追回甚至责任处罚,相关评审环节的工作审查人员问责,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杜绝企业虚假申报、杜绝审查渎职。

信号三: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项目异军突起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十年,在通讯技术、互联网生活应用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带给人们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包括社交、游戏、贸易、衣食住行等,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相对于工业互联网,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物。将改变人的工作方式,从人工生产的状态转变为指挥机器生产,或者研发机器生产的过程。这个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完成几个步骤的布局,尤其是在实际的工厂应用中,更需要几个阶段的实践,而工业互联网将成为这一步的初步实践的开始。

这一杰出的代表技术则是5G技术,工业互联网可能就是5G技术的主要战场,也是科技竞争的主要战场,在传统物联网技术发展多年中,多个技术问题将在5G技术的低延时特性中得到解决,从简易的、单一工种的机器人逐步发展到具备多数据功能作业的机器人,面临着这块科技竞备的压力,科技经费支持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所以,我要提醒各位朋友,可以多关注5G技术研发、5G应用场景研发、人工智能配件生产、人工智能程序应用研发、人工智能优化发展、中小型基站建设研发、人工智能设备组装生产线等。

现在回想2015年的巨变时刻,我依然历历在目,看着一切变化得如此之快,当时的我无能为力。我一直奢望一切都会变得更好,无论我怎么安慰团队,安慰自己,也得面对现实。然而5年过去了,我没看到当时的奢望成真,一个个体的想法不能阻碍社会进步的步伐,那一刻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大家在一起抱团取暖,只是因为那个春天太冷了,冷得心寒,冷得摄人心魄。

2015年,不能说每一个人都会是坏的遭遇,也有人抓住了高企的发展机遇,一飞冲天的大有人在,同样,也有人是事后才入局的,反而畅通无阻的。

正所谓事物发展总有正反两面,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甚是重要,如果在2020年打算创业的朋友们,可以在不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尝试,未来政策的不稳定就在2020-2021年将会有所体现。

如果你看中了项目申报,请不要过分的投入太多资金与人力,就怕政策一变化,公司要瘦身就面临着转型带来的压力。建议采用小而精的策略,小而精的团队转舵快,也许能平安渡过。

如果是大范围的踩踏事件发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若是这样,就会触发更良性的项目申报价值体系的开启机遇,会触发新的商业模式,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而您跟我都是这个变化的见证人。

大家好,我是香兰儒客。一个热衷于项目申报书写的爱好者,欢迎大家分享、关注我的文章,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项目申报知识分享。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203A0CO9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