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无法忍受平庸,是成长最大的驱动力

10次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兴海夜读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经典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每部传记共有10次领读,每周更新一期。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上期我们读到李开复读博期间的故事,他有幸遇到拉吉·瑞迪这样一位全力支持他的恩师,帮助他攀登一个个高峰。而他也坚持着自己的科研方向,凭借日复一日的努力,走到了语音识别领域的最前端。

留校任职的李开复,日子过得轻松快乐,但他渐渐感到前路茫茫。一心想改变世界的他,在收到苹果公司的邀约时,他会做出什么选择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留任的时候,我终于有了回到祖国大陆的机会。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苏东庄教授为祖国申请到一笔联合国基金,那笔基金是联合国专门为当时在计算机领域比较落后的国家提供帮助的。

苏教授在学术期刊上看到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在美国长大的留学生,在计算机语音识别领域做出过成就,因此他辗转找到我,希望我去一次北京,给信息技术研究者们讲课。

就这样,我开始准备我的祖国大陆之行。一个28岁的青年,将要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籍地,真正的故乡,我既激动又兴奋。虽然父亲对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但我从未踏足大陆的土地,当时的我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模糊。

李开复一家,其祖籍为四川成都

1990年上半年,我来到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吸引了国内很多计算机领域知名人士来听课。每次开课,各个学校的学生都会赶过来,他们对世界的先进技术非常好奇,听课的时候专注之极,把要点都记录在本子上。交谈过程中,我知道当时国内的学生们还没有渠道去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我能在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对于我的到来,他们非常珍惜。

周六日,学生们带我去游览名胜古迹。颐和园和故宫让我感受到了博大的中华文化,长城让我见证了古代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也让我对中华文明肃然起敬。

多年以后,我回到祖国工作,也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除了父亲从小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思念故乡”的种子,我后来决定回国也和我早年的这段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苹果的邀约

留校任职的日子既快乐又轻松。尽管如此,我却开始感到前路茫茫。有一些“非学术”的事情开始困扰我,为了帮学校拉经费,我时不时要约华盛顿议员的助理一起吃饭,还要千方百计讨政府经费专员的欢心。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发表的论文,总是躺在那里,等着变成一堆废纸。我心想,即便一辈子发表论文,对世界又有多大影响力呢?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困在象牙塔,越来越无法呼吸。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开复,苹果公司的两位副总裁对你很感兴趣,他们觉得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出来做真正的产品,你有兴趣过来谈一谈吗?”

时隔两年,我又接到了世界顶尖公司的邀请!激动之余,我隐隐感觉到:“冲出围城”的日子,大概就要到了。

那是1990年,彼时的苹果公司还是计算机行业里无法撼动的老大,我心里想着:“要是去苹果工作,那该有多酷啊!”

我应邀去了苹果公司的所在地——加州硅谷。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来硅谷,但眼前的景色还是让我心醉。这里似乎没有季节之分,总是艳阳高照,大家穿着夏装,皮肤被晒成均匀的古铜色,身材都很匀称。

硅谷苹果公司总部

苹果公司的气氛轻松融洽,到处都是可爱的年轻人,他们乐观、自信,脸上总挂着微笑,就像掌握了整个世界。

戴夫说:“开复,苹果的产品正在影响着许多人。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要来真正改变世界?”

这最后一句话,直接“击中”了我的心。那一刻我的内心已经做出了决定,我要加入苹果。

在苹果上班

去苹果上班的第一天,阳光明媚,我在车上拿出自己的报到书一看,吓了一跳,上班地点居然是一家银行?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不是去苹果总部?

来到银行,保安引我从后门进去了。殊不知,这里别有洞天,二楼的一个小门里,一群年轻人正专注地摆弄着计算机。原来,我们真的是在银行背后一个隐秘的小楼里上班。

苹果的产品研发多是秘密进行的,他们希望在产品上市的时候能让所有人惊讶。而苹果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

在这个产品组里,我遇到了一些真正的牛人。由于在学校做科研太久,当时的我对如何做真正的产品感到无所适从。是团队里的同事们给了我热情的帮助,让我从学术界的故步自封里解脱出来。

Apple Mac Ⅲ

自荐成为多媒体部门总监

1992年到1996年这段时期,苹果的发展慢下来了,财务报告一季比一季难看,很多创新都半途而废,员工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公司不断进行裁员。

我们苦苦思索,什么是创新?很多时候,苹果做的技术都很超前,但这些技术无法变成产品,也就无法进入千家万户。

到后来,我们渐渐明白,创新不仅仅是做出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术,也可以存在于更广义的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创新,甚至把别人做过的概念重新汇集起来,也是一种创新。

我心中涌起些许激动,提起笔写了一份《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报告被送到多位副总裁手中,最后,他们采纳了我的意见,决定发展简便、易用的多媒体软件,同时请我出任互动多媒体部门总监。

多年以后,我遇到当年的一位上司,他深有感触地说:“当年,看到你的报告,我挺惊讶的,没想到你能在公司战略方面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如果不是这份报告,公司很可能会错过后来在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机会。”

结语

今天我们阅读了李开复离开卡内基·梅隆大学,入职苹果公司的故事。在内心深处,无法忍受平庸的李开复,决定离开校园,加入苹果做真正的产品,他们要做影响世界的产品。

那么,准备大展身手的李开复,进入苹果公司后,他的工作会如他所想的那样吗?在这样一家顶尖的科技公司里,他又能收获到什么呢?让我们期待下期的阅读吧!

点了“好看”的人,也会变好看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25A0O6Z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