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9月16日,上海成为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该项牌照的城市,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智能网联汽车或将走入普通市民的生活。
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随着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工业开启融合创新新篇章,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驾驶辅助(DA)阶段、部分自动驾驶(PA)、有条件自动驾驶(CA)、高度/完全自动驾驶(HA/FA)。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仍处于初期导入阶段,主要以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与有条件自动驾驶为主。
图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模式识别、通信网络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驾驶辅助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拥有相互依存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
1、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由传感、决策、控制、通信定位及数据平台等关键技术组成,主要包括: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DSRC、3G/4G/5G、GPS/北斗)、智能决策技术、车辆控制技术和数据平台技术。
图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
2、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长。其中上游包括传感器、汽车元器件、定位芯片等;中游包括终端设备、软件开发、整车制造等;下游包括TSP、内容服务和通信运营等。
图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的价值
当前汽车产业向着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无人(驾驶)化等方向全速迈进,智能网联汽车融合汽车制造、IT/通信、出行服务等诸多产业,经济价值巨大,产业生态丰富,带动效应明显。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在2025年的经济规模可达到1.9万亿美元。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价值有助于交通事故率降低到1%,道路通行效率提高10%,协同式交通系统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20%到30%,高速公路编队行驶可降低油耗10%到20%。
图4智能网联汽车价值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是实现智能驾驶和信息互联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指智能化水平,即搭载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和车载系统模块;“网联”指信息互联共享能力。
图5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分析示意图
赛智产业研究院认为,数据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石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含了决策控制数据、网联化交互数据以及产业服务数据,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搜集与处理这些衍生大数据,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价值。智能网联汽车从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均需要采集、存储和处理海量实时的数据资源。粗略估算,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能产生20GB的数据,未来拥有更强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预计每秒就能产生10GB的数据,除了车载本身需要强大的存储设施来共享处理工作负载,云端数据中心也将提供进一步的存储、处理和分析,除了汽车制造商,还有保险公司、高精地图厂商、运营服务商等多元化的客户需求。
图6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本文系饮鹿网(Innov100)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