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校长
中国科技水平目前落后美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你要说中国科技水平会长期落后美国,我不同意。
美国麦肯锡公司曾经做过一张雷达图,标明中美高科技产业中各自领先的那部分。图是2013年做的,现在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然,我说的是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这张2013年绘制的图中,已经有不少领域被中国攻克了。比如说智能手机、互联网零售、饮料、家居产品、包装食品等等领域,中国早就碾压了美国。
咱就举一个非常坑爹的例子:美国的方便面里边是没有叉子的!
不仅美国没有,很多发达国家,比如很喜欢吃面的韩国也没有!
被逼疯了的华人……
估计是因为生产厂家默认你这面是回家吃的,所以不放叉子。可问题是,这就失去了“方便”面的意义了呀!
喜欢在某宝购买进口零食的同学们也有一个普遍的不爽,那些进口食品的塑料包装袋,要么坚韧无比,用力小了撕不开,用力大了哗啦撒一地;要么包装不严,皱褶、漏气等等,总之体验不是很好。
其实结论很简单,中国在食品包装这项科技应用上领先了,虽然只是一点点人性化的设计进步。
所以就麦肯锡公司画的这幅雷达图来说,中国在左下、右下基本上都反超了。右上部分的通讯设备等领域也碾压了。美国还剩什么呢?左上角的专利药、生物技术和芯片,右上角的汽车、航空、医疗设备。
不多了吧?虽然都是精华。
在2013年出图的时候,麦肯锡公司认为中国要全面赶超美国科技需要20年,但现在五年多过去了,中国至少攻陷了下半圆,上半圆也有突破,比如说华为的5G通讯技术。
如果我拿着这张更新的图说中国科技全面超越美国,那是胡扯,但如果我说中国科技水平正在赶上美国,不过分吧?
所以说啊,什么20年。美国人自我吹嘘,咱们也跟着自怨自艾,根本用不着什么20年!因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已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维持那么高的更新速度。
美国的问题正如冰山: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我们常说美国人产业空心化,什么是空心化?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除了把控高端的芯片、航空等产业之外,由于本土供应链竞争力持续下降,大量制造业都离开了美国。随之而来的是美国STEM(理工科)本土生源的大规模下降和留学生的泛滥。
美国曾经无比繁荣的五大湖区,逐渐成了铁锈地带。
美国制造业只剩下高端部分了
特朗普将这种逐渐衰退解释为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工作岗位和知识产权,但是他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工作岗位和知识产权。如果美国人的东西那么好偷,应该大家都偷了回去,特别是急需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源丰富的印度,怎么可能只有防范最严密的中国得手了呢?
一盛一衰如逝川,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左右?
需求!
举个例子,在全世界都干不过麦当劳的肯德基,到了中国却成了老大,就是因为KFC抓住中国市场需求,主动调整快餐品类、口味迎合中国人喜好,率先开展送餐、开通移动支付等。而中国M记因循守旧行动迟缓,最后只有打包卖掉变成了金拱门。
而高科技对于人类生存而言并非必需品。你不吃饭是要死翘翘的,但不玩手机其实不会死!所以高科技产品的需求面非常窄,基带芯片只有手机厂商要,如果你的国家没这种企业,那你做了卖给谁?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芯片业能够崛起,是靠着美国市场的需求。日本之所以衰落是因为美国重税打击之下丢了美国市场,研发无以为继。
需求是创新的第一动力!
华为需要高性能芯片,于是有了海思。吉利需要高性能平台,于是买了沃尔沃。有市场,有需要,就有人做。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但是光有需求,没有执行力也不行。美国最讨厌中国的地方不就是我们没有市场没有积累也要硬上么?你看我们的大飞机,明明是没有市场的,但由于国家的大力推进和支持,财政拨款政策扶持,这才启动了大飞机工程。
运营之后,即便这架飞机有那么些缺点,国家也必然下大力采购,使之成为空客、波音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反正你再差,也不可能比图-154差了对不对?
图-154有“死亡航班”的美誉
有人会问,C919这样的产业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开发出来,实现技术赶超呢?理论上行。
比如中国CPU的代表“龙芯”。但是由于缺乏市场,“龙芯”只能装在国产关键装备上,以及一些国产高精度机床上。能够养活这个团队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达到英特尔那样的产业规模。自然,“龙芯”也绝不可能像华为麒麟那样,短时间内就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因为你赚不到钱,养不起实验室,更招不到人!
C919如果走“龙芯”的老路,其结果不会比图-154好多少。结果呼之欲出,大飞机必须是大投入,大产出,大市场。如果没有,就用国家强制力培养一个。
大家一定会说,这是中国人不按市场经济办事,呵呵,美国的5G是按市场经济办事的吗?哪个国家没点明目张胆的支柱性保护产业呢。当然,任性是有代价的,美国不用华为,5G建设成本就飙升,客观上是拿美国纳税人的钱保证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利益,主观上是企图消灭中国对高端芯片的需求,以此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特朗普要围剿华为言过其实,不过为美国通讯业争得一块保留地还是可以的,反正钱是纳税人出。
特朗普:减掉的税我会再收回来的!
当然,这就意味着产业已经失去竞争力,变成一个财政包袱。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需求意味着没有销量没有利润没有资金回流,没有资金就待遇下降,待遇下降就没人选这个专业,学校就不教。接着整个产业链都被人家连锅端掉!
这个时候你再想搞研发,难上加难!因为研发不是空中楼阁,一块芯片要做成什么样最终是以产品需求为标准的。
这方面高通的教训可以说明一切。世界三大手机厂商中,苹果和华为是自己有CPU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需要什么样的CPU自己非常清楚。而高通是卖标准的,无法及时感知这些反馈,也不屑于改变。在新一代CPU升级大战时,就出现了如此尴尬的一例:
与麒麟970、苹果A11芯片的强悍AI性能相比,骁龙835显然没有摸到市场的需要。在运算速度超过麒麟970的情况下,AI性能反而不如对手。
华为P30著名的自动P图功能,这种即时演算的照片用骁龙CPU是很难完成的。
这种摸不着脉的情况一定会影响手机的销量,进而影响CPU的研发工作。我们不难理解,两种产品竞争,摸不准市场需求的一方必然会慢慢的落后,直至被苹果、三星、华为这些有自主技术的厂家逐步挤出全球供应链。那时候高通就变成了一家纯粹的卖专利公司了。
当然,这还得看特朗普心情好不好,如果心情不好给你来个禁售令,那就彻底破产了。
你看,华为手机在中国崛起是在2012年,当我们掌握了终端市场需求之后,逐步的用国产零件代替进口,将整条产业链的研发、生产收入囊中。中国芯片技术随着我们终端市场需求的扩大不断进步,而曾经辉煌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在韩国同行的打击下,现在连内存厂商都死光了。日本人还会造内存吗?不会了吧。韩国赶超日本用了几年啊?也就是十年不到,第二个十年还把日本内存企业全歼了。日本现在也急了,抓住机会想拍死韩国,这是国运之争。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市场,我们掌握了一部分消费的需求端。同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链,我们还掌握生产的需求端。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可能保持产业科技优势?
此消彼长,一盛一衰是必然的结果,也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必然结果。这一力量对比反转的时间不可能是20年,连10年都不用!
本文由风博士为《蒋校长精选》独家撰稿,版权所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