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图文:格局生变,几家欢喜几家愁

图为:武汉吉庆街商圈随处可见的共享KTV。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实习生 詹灵筠

编者按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住宿、共享雨伞……3年前,伴随着风起云涌、火遍全国的共享经济,“共享马扎”也跟着蹭了一把热点。2017年,湖北日报跟踪经济热点,曾推出“透视共享经济”系列报道。

去年起,亏损、减量、退押金难,成了共享经济“花魁”共享单车的新标签。从“年少轻狂”走向“成熟稳重”,共享经济进入了更加理性的新阶段。共享经济现状如何?为何有的从巅峰跌入低谷、有的平稳发展?共享经济发展后劲如何?本报今起推出“共享经济再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对很多人来说,知晓“共享经济”,都是从共享单车开始的。

从2016年底“网红品牌”摩拜单车进入武汉市场,到2017年省内冒出几十个品牌,再到2018年出现“单车坟场”现象、排队退押金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潮……

共享单车,成为观察共享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2019年,共享单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继续蔓延,共享经济走下坡路啦?不妨跟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视角,看看湖北省的共享经济众生相。

野蛮生长后开始降温

两三年前,武汉闹市的许多人行道上,挤满了如沙丁鱼群般的共享单车。有的甚至堵住了地铁站出入口,引发市民不满。

如今,这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单车数量明显“瘦身”,街道也看起来清爽多了。8月12日,人流熙攘的楚河汉街地铁站外,一排共享单车整齐地停在人行道靠绿化带一侧,前来停车的市民都有意识地将单车排整齐。

“过量投放的一些共享单车变成城市‘垃圾’,既妨碍市民通行,又影响市容市貌。”在楚河汉街写字楼上班的陈璐说。

曾经的武汉街头,有酷骑、牛拜等上十种共享单车品牌,而如今仅剩摩拜单车、哈啰单车两强争霸,火爆一时的OFO小黄车几乎销声匿迹。

8月7日,记者在汉口菱角湖公园旁的小路边看到,10来辆散落在道路两侧的OFO小黄车落满了灰。一辆城管执法车停在一旁,工作人员正在将小黄车运走清理。

打开OFO小黄车APP,无论是菱角湖公园、光谷广场、洪山广场还是楚河汉街,能在地图上找到定位的单车屈指可数。7月,武汉市交管局公开表示“小黄车在武汉已经没有员工了”。此外,深耕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哈啰单车,6月也开始“裁军”,宣布不再为咸宁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目前,武汉共享单车规模已由2018年的103万辆,锐减到今年的75万辆。

降温变“凉”的不仅仅是共享单车。

2017年7月,1万把共享雨伞登陆武汉商圈和地铁出入口。用户要用伞,需缴纳押金和使用费共38元。结果与深圳、福州、贵阳、东莞等城市一样,武汉市民付费后,没有人愿意把雨伞再共享出来,共享雨伞变相成卖雨伞,一场眼球效应后化为过眼云烟。

共享纸巾命运相似。2017年,共享纸巾出现在武汉商场、美食街、地铁公厕区域,用户首次使用时微信关注公众号,纸巾机自动出纸,若要继续取纸则要支付0.5元至1元的费用,这与自动售卖机并无二异。

此外,共享书店、共享宠物狗、共享饮水机、共享篮球等奇葩创意,无非就是把传统租赁和售卖业务套上互联网外壳,再贴上“共享经济”标签,以期“火”上一把。

2015年至今,这些炒概念、蹭热度的“共享产品”大多数已被市场边缘化。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

资本更加理性,野蛮生长的共享经济开始降温。

这些共享“活”得不错

在共享单车等遭遇“滑铁卢”时,另一些不怎么起眼的共享产品却“活”得不错。

在武汉广场、武汉天地、销品茂、群星城、凯德1818、群光广场……武汉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里,共享充电宝、共享KTV、共享按摩椅等共享设备几乎成为“标配”。

8月8日,来凯德1818就餐的李女士在吧台处扫码付费1元,租借到一台共享充电宝,“几乎每家商场都有共享充电宝,省事又放心。”她说。

2017年,共享充电宝产品问世,唱衰的声音不低。然而,到了今天,共享充电宝非但没死,反而活得还不错。以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为主力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大型门店收银台的标配,并有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友唱、咪哒等品牌的共享迷你KTV房,以及共享按摩椅,也成了购物中心、电影院、游戏厅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的常客。记者在武汉新世界国贸商场电影院看到,在电影开场的间隙,共享迷你KTV房和共享按摩椅几乎都有人在使用。

武汉新世界国贸商场工作人员表示,商场作为公共空间,引进迷你KTV房和共享按摩椅,不是为了追“共享”的时髦,而是为了提升顾客逛商场的舒适度,也能让商场闲置空地发挥作用,留住顾客为商场攒人气。

机场候机厅亦是共享经济的重要阵地。如今,漫游宝、环球漫游等品牌的共享WiFi已经成了人们出国旅行的标配,出国时在候机厅租一台共享WiFi,回国时在机场或门店归还,不但解决了出国上网问题,资费也比手机国际漫游便宜近六成。

最近,共享翻译器也开始与共享WiFi搭配销售。如小豹翻译棒,30天费用仅8元,重量为45克,可实现中英日韩等语音双向翻译,让出国旅游社交更便利。

英租界老洋房,一室一卫一床,每晚368元;全景落地窗小屋,靠近长江大桥,每晚209元……如今,共享住宿领军企业小猪短租、爱彼迎均进入武汉市场,让闲置的民宿资源发挥作用,为百姓旅行住宿提供了新选择。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占总量的54%,同比增长23%,这表明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得上的共享产品仍有市场。

“共享制造”悄然兴起

现在,共享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板块在哪里?

答案是产能共享。《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产能共享增幅高达97.5%,是共享经济增速最快的板块。

产能共享,即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使用权共享为特征,围绕生产制造各个环节,整合和配置分散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最大化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在十堰六里坪工业园,沈阳机床集团孵化建设了一家智能工厂圣伟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沈阳机床“i5”(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智能制造共享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租赁机床,让创业者共享昂贵的机床设备,自行加工零部件,按小时或加工量付费。一台售价20万元的机床,可以变成价值40多万元的业务包,多方共赢。

目前,“互联网+制造业+共享经济”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作为推进产能共享的有力载体,2018年工信部确认了150个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湖北7个项目入榜,涉及钢铁、汽车、海洋装备、工业机器人、能源工程、光电子、新能源等行业。

今年4月10日,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武汉中国信科集团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开通运行。这条生产线所有关键设备安装有物联网芯片,通过5G网络联为一体,实现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毫秒级”互联。

“5G网络和边缘计算技术,将为制造业按需定制、柔性制造赋能。”湖北移动公司5G办公室项目经理毛骞认为,与生活服务领域相比,共享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渗透率还较低,整体依然处于导入期,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向深入,产能共享将是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未来3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将在30%以上,共享经济依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景,其刺激消费的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4A03OZ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