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销售渠道的变迁看按摩椅市场的发展

最早按摩椅是从日本引进中国,主要是两个渠道销售,商场(那时候大部分地区还叫百货大楼),药店(或者医药公司)。国人第一印象是有病的人才会买这东西,消费者是用来辅助治疗某些症状的。类似轮椅的感觉,正常人坐上去总看着不像那么回事儿。那时候的按摩椅也朴实,大方,黑色为主,没气囊,没手臂按摩,可平躺,碰上个熟练的导购,从脑壳颠颠到脚趾尖尖,都能按通透。买货的理由,就是颈椎腰椎不好等等,老年人居多。只讲功能,不讲外观,类似当年的诺基亚,抗摔信号强,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时候的导购也一样,但凡能有别的工作,谁卖按摩椅啊,招聘销售人员的难度,不亚于找个科学家。这样的环境下,各按摩椅工厂重视的都是功能和品质,很多人购买的产品一直使用到现在,无论后续款式多么新颖,都找不到当初那种按摩效果。

后来随着王首富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实现,全国各地大型购物广场雨后春笋一般开业。人流如织就是钱流如捡啊。SHOPPINGMALL成为按摩椅销售的第一主流渠道。你摆在人家场所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啊,为了和诸多国际大牌匹配,按摩椅开始多姿多彩起来。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有钱以后肯定要花在面子上。汽车流行起来。政策逐步松绑,不仅仅是生产汽车,销售汽车也开始允许外国人参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4S店越来越多。先知者开始研究购买按摩椅人群的特点:第一,有钱。第二,有时间体验。正好符合车主。这时候的按摩椅产品已经开始重视外观,消费者的年龄也从五六十岁下探到四十左右,购买的理由首先是服务。每个销售人员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有涵养有标准的空姐般的服务。这时候购买按摩椅的,非富即贵。按摩椅成功的从有病的人用的转换成有钱的人用的。再后来有家居企业看到按摩椅利润还可以,开始探索销售家具化的按摩椅,更加弱化功能,重视外观。

可以这样讲,2017年以前,按摩椅靠商场,汽车4S店,家具城,三驾马车来驱动销售,教育和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共享经济的发展对按摩椅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共享按摩椅,各个按摩椅工厂的产能都会闲置,不需要扩大。消费者在商场,机场,高铁站等等,猛然意识到原来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神奇,更没有那么贵。尤其是常年在外奔波的游子,收入高了,在家少了,机场高铁站等候的时候想起家中的父母,于是激发出自己的孝心。手机上网更加方便了消费。偶然看到,扫码按摩,感觉舒服,上网搜索。共享消费者四部曲直接把按摩椅的价格拉下了万元大关。聪明的厂家专门针对这群人设计了各种款,在京东天猫拼多多开了各种店,静等上钩。这时候按摩椅的主流销售渠道,已经从实体转向了线上,按摩椅也从纯功能产品,变成了外观占比高达80%的杀价产品。共享按摩椅最大的好处(尤其是放置在机场高铁站的),帮助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孝文化,让很多人手机上下单送给父母一台按摩椅。

市场变化倒推企业成长。按摩椅工厂也是人组成的啊,也要吃饭开工资,没办法,整个研发的方向从功能转向外观,现在的按摩椅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便宜,同时也越来越没用。甚至开始出现安全隐患。今年就有好几起新闻报道。按摩椅的销量突然爆发,有些家电品牌也沉不住气了。开始从线上"撇油",贴牌销售低价按摩椅,透支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信任。等于2017年开始,按摩椅销售渠道逐步从实体三驾马车倾斜到电商三大平台(京东天猫拼多多)。

同样是共享单车,小黄车逐步没落,摩拜成功上岸,跟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当年市场占有率高过苹果的山寨手机基本上杳无踪迹,外观极像保时捷的众泰汽车也陷入困境,消费者不懂或者说没钱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这类产品,真正成熟的市场,要靠品质支撑。

市场是动态的,无论怎样,总会有人坚守行业的道德和良心。说一千道一万,按摩椅毕竟是用来按摩的。目前三家行业上市公司依然在功能上深挖,坚持研发投入。据说按摩椅家庭占有率最高的韩国,日本都曾经历过低端产品的冲击,慢慢随着时间和收入提高,最终选择了质量过硬的产品。形成逐步稳定的格局。中国消费者未来如何选择,我们拭目以待。千变万变,因果不变。坑人的,早晚会自己入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5A0926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