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在建筑工地现场,不再有满地砂石、泥堆、漫天粉尘的场景,也不会再满耳嘈杂刺耳的施工噪声吗?
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项目位于福州滨海新城,建筑用地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24万平方米,但在这个施工现场,看不到任何嘈杂繁乱的景象。这要得益于该项目请了位“BIM工长”。
“BIM工长”是谁?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它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一个建筑信息模型,有那么厉害?
就拿建筑里的管线排布来说,过去,图纸上看似已经走向合理的诸多管线,在实体建设过程中常常会互相“掐架”,于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反复协调修改。
而BIM就能模拟现实情况,把这些问题都揪出来,从而制定出现实可行的方案,省去了施工过程中的修修改改。
此外,它还能合理计算出各项设备安装需要预留的孔洞,极大地避免了“经验式”开槽留洞造成的人工浪费、材料浪费、质量隐患。
在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项目的工地上,还有另外一套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平台将物联网、智能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运用到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成为解决工地施工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据了解,通过BIM+智慧工地+项目管理的落地应用,工地将实现建设项目的可视、可控、可管和可测,逐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项目进度加快50%、成本降低1/3的目标。
在福建,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世界妈祖论坛、莆田会展中心、数字中国会展中心项目均有应用到BIM+智慧工地技术。通过数字手段,提前解决项目重难点,提升项目建造品质。
点击视频,观看《新闻启示录》专题报道《给工地装上智慧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