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9年9月5日,CITPV中国国际光伏技术论坛在杭州举行。
作为光伏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的风向标,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受邀参会。
集团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博士带领阿特斯博士团成员,与来自海内外光伏行业的技术专家、科研院校、光伏企业技术研究人员,共同探讨产业链各环节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并分别发表精彩主题演讲。
会议期间,邢国强博士围绕大硅片、新一代PERC、双面等高效组件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与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从阿特斯规模化量产看组件技术大变迁》。
邢国强博士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
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
邢国强博士在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取由李政道教授组织的CUSPEA中美物理研究生项目,获得美国Rice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邢博士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光伏及集成电路行业的技术研发,具有丰富的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经验。2014年加入阿特斯,并带领阿特斯技术研发团队先后将湿法黑硅、金刚线切片、单多晶PERC以及半片、多主栅、双面、叠瓦组件等技术导入吉瓦级规模化量产,不断引领光伏行业组件技术变革与创新。
邢博士曾任ITRPV联席主席及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先后主持过国家863计划项目、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个人拥有5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邢国强博士在演讲中指出:“自2006年至2018年,光伏组件的LR(learning rate)已达到39.8% ,技术进步加规模效应是LR提高的动力,硅料、硅片和电池的成本下降速度相比组件要更快,在2022年之前安装量达到1TW,LR或将回归23.2%历史平均水平。
PERC技术成为主流,单晶首先PERC化,多晶PERC在2020年/2021年也成为多晶主流技术。P型晶硅技术保持95%以上市场份额,2021年单多晶技术占比或达到50:50,N型电池技术并没有看到显著提升市场份额。
阿特斯从2018年开始率先导入166大尺寸硅片,已有产能4GW。在不同的市场及地理条件,相比单晶PERC,阿特斯超400W HiKu组件的LCOE降低幅度在1.0%~2.8%。阿特斯在光伏产业率先导入MCCE湿法黑硅,并与金刚线切割叠加,降本增效,使其成为现在的多晶技术主流工艺。”
演讲报告摘要
阿特斯组件技术变迁
P3: 阿特斯在光伏产业率先导入MCCE湿法黑硅,并与金刚线切割叠加,降本增效,使其成为现在的多晶技术主流工艺;
P4: 阿特斯国内首家实现GW级多晶PERC量产,成功解决了LID和LeTID问题。保持了多晶产品的性价比和LCOE优势;
P5: 铸锭单晶以“单晶效率、多晶成本”为目标,不断提高多晶技术竞争力;
率先导入166mm大硅片,让组件量产进入4.0时代(400+ 瓦组件);
半片、多主栅、双面、叠瓦组件实现全覆盖,全面淘汰整片组件,引领行业组件技术革命。
演讲报告全文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技术集成部王栩生博士、电池研发蒋方丹博士也将在此次论坛上,分别围绕黑硅和TOPCon电池技术,发表《黑硅工艺设备优化与产能提升》和《TOPCon工艺优化与技术路线效率提升路径》主题演讲。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